代簡答羅一峯殿元

臺城一揮袂,忽忽星週五。 路永消息斷,年深別離苦。 思君發爲白,始白數莖許。 今晨對書尺,白者不可數。 先生天下士,詎肯顧衡宇。 悵望曹溪約,獨與光也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台城:古代城池的一種,這裡可能指具躰的某個城池。
  • 揮袂:揮動衣袖,表示告別。
  • 忽忽: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星周:指一周天,即一年。
  • 路永:路途遙遠。
  • 消息斷:音信斷絕。
  • 年深:時間久遠。
  • 別離苦:離別的痛苦。
  • 發爲白:頭發變白。
  • 莖許:幾根。
  • 書尺:書信。
  • 詎肯:豈肯。
  • 衡宇:簡陋的房屋,這裡指普通的生活環境。
  • 悵望:惆悵地望著。
  • 曹谿約:曹谿,地名,約指約定。
  • 光也語:光,人名,也語指交談。

繙譯

在台城揮手告別,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五年。路途遙遠,音信斷絕,長時間的別離讓人感到痛苦。思唸你,我的頭發開始變白,起初衹是幾根白發。今天早晨收到你的書信,白發已經數不清了。先生你是天下聞名的人士,豈肯屈尊來到我這簡陋的居所。我惆悵地望著與曹谿的約定,獨自與光交談。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唸和別離的痛苦。詩中通過“揮袂”、“星周”、“路永”、“年深”等詞語,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阻隔,增強了別離的苦楚。後半部分通過對“發爲白”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因思唸而衰老的情感。結尾的“悵望曹谿約,獨與光也語”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期待和無法相見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友情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