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道中夜坐

蘭舫下蕭灘,江清浸月寒。 鵲飛沾露溼,蛩響徹更闌。 貰酒拈杯坐,篝燈把劍看。 宦遊多涉險,底事效彈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舫(lán fǎng):裝飾華美的船。
  • 蕭灘: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荒涼的灘塗。
  • 蛩響(qióng xiǎng):蟋蟀的叫聲。
  • 徹更闌:直到深夜。
  • 貰酒(shì jiǔ):賒酒。
  • 篝燈(gōu dēng):用竹籠罩着的燈。
  • 把劍看:持劍觀看,可能象徵着武士的警覺或對未來的憂慮。
  • 宦遊:做官的旅途。
  • 底事:何事,什麼事。
  • 彈冠:整理冠帶,比喻準備做官。

翻譯

華美的船隻緩緩駛過荒涼的灘塗,江水清澈,月光冷冽地映照其中。 鵲鳥飛翔,被露水打溼了翅膀,蟋蟀的叫聲一直響徹到深夜。 我賒了酒,手持酒杯坐着,點亮竹籠燈,手持劍觀看。 在官場旅途中多次經歷危險,究竟是爲了什麼而準備做官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江邊的靜謐景象,通過「蘭舫」、「江清」、「月寒」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清冷而幽美的氛圍。詩中「鵲飛沾露溼,蛩響徹更闌」生動地描繪了夜晚的自然聲音和景象,增強了詩歌的生動感。後兩句「貰酒拈杯坐,篝燈把劍看」則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慮,以及對官場生涯的反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宦遊生涯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郭諫臣

郭諫臣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子忠,號方泉,更號鯤溟。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袁州司理。嚴世蕃在家鄉分宜貪得無厭,往往假督撫之勢強行索取,諫臣不阿不懼以處之。後內遷吏部主事。隆慶初屢陳時政,多所持正。官終江西參政。所作詩婉約清雅,有《郭鯤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