鹺場夕照

· 陳璉
虎門落日暮潮來,歸鳥翩翩作陣回。 煮海竟燒煙萬竈,收鹽多積雪千堆。 溪山絢綵曦光馭,屯柵增輝霽景開。 氛祲已銷鯨浪息,不教蜃氣結樓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鹺場:鹽場。
  • 虎門:地名,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西南部。
  • 翩翩:形容鳥飛得輕快。
  • 煮海:指製鹽的過程,古代製鹽多用海水煮制。
  • 煙萬竈:形容鹽場中煮鹽的竈火衆多,煙霧繚繞。
  • 雪千堆:比喻鹽堆潔白如雪。
  • 溪山絢綵:溪水和山巒在夕陽下色彩斑斕。
  • 曦光馭:駕馭着晨光,這裏指夕陽。
  • 屯柵:指鹽場的圍欄或柵欄。
  • 霽景:雨過天晴後的景色。
  • 氛祲:不祥的氣氛。
  • 鯨浪息:比喻海面平靜。
  • 蜃氣結樓臺:指海市蜃樓,比喻虛幻的景象。

翻譯

夕陽西下,虎門的海潮緩緩涌來,歸巢的鳥兒輕盈地成羣飛回。鹽場中,煮鹽的竈火如煙霧般繚繞,收積的鹽堆潔白如雪。溪水和山巒在夕陽的照耀下色彩斑斕,鹽場的柵欄在晴朗的景色中顯得更加明亮。不祥的氣氛已經消散,海面平靜無波,不再有虛幻的海市蜃樓出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鹽場夕陽下的美景,通過「煮海竟燒煙萬竈,收鹽多積雪千堆」等句,生動展現了鹽場的繁忙與壯觀。詩中「溪山絢綵曦光馭,屯柵增輝霽景開」則進一步以絢麗的色彩和明亮的景緻,表達了夕陽下鹽場的寧靜與和諧。結尾「氛祲已銷鯨浪息,不教蜃氣結樓臺」寓意着平靜與真實,遠離虛幻,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與讚美。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