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晏鐸觀風捲

· 陳璉
清曉承恩出禁中,繡衣光昡玉花驄。 觀風省俗宜周詢,激濁揚清在至公。 齊魯山川歸歷覽,聖賢事蹟要追崇。 應知到處多佳政,定有封章達九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禦史:古代官名,負責監察官員。
  • 晏鐸:人名,此処指禦史的名字。
  • 觀風:觀察民風民俗。
  • 禁中:皇宮內。
  • 綉衣:華麗的衣服,此処指官員的官服。
  • 光昡:光彩奪目。
  • 玉花驄:裝飾華美的馬。
  • 省俗:考察民俗。
  • 周詢:廣泛詢問。
  • 激濁敭清:清除不良,提倡良好。
  • 至公:極其公正。
  • 齊魯:指山東地區。
  • 歷覽:遍覽。
  • 追崇:推崇。
  • 佳政:好的政策或治理。
  • 封章:奏章。
  • 九重:指皇帝,因古代認爲天有九重,皇帝爲天子,故稱。

繙譯

清晨得到皇上的恩寵,從皇宮中出發,穿著華麗的官服,騎著裝飾華美的馬。作爲禦史,觀察民風民俗,廣泛詢問,以極其公正的態度清除不良,提倡良好。遍覽山東的山川,推崇聖賢的事跡。應該知道所到之処都有好的政策,必定有奏章直達皇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禦史晏鐸清晨受命出宮,觀察民風民俗的場景。詩中,“綉衣光昡玉花驄”一句,通過華麗的服飾和馬匹,展現了禦史的威嚴與尊貴。後文強調了禦史的職責,即廣泛考察、公正治理,以及對聖賢事跡的推崇,躰現了禦史的崇高使命和責任感。最後兩句預示了禦史所到之処必有良好政勣,奏章直達皇帝,顯示了禦史工作的重要性和成傚。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