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銘歸廣東省親

· 陳璉
鳳凰城頭初日明,尚舍省親辭玉京。 金陵酒香花欲語,楊子潮來江有聲。 懷英每切白雲念,令伯獨深烏鳥情。 高堂鶴髮喜無恙,行看綵衣稱壽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凰城:指南京,明朝的都城。
  • 初日明:初升的太陽明亮。
  • 尚舍:指官邸或住所。
  • 省親:回家探望父母。
  • 玉京:指京城,這裏指南京。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楊子潮:指長江的潮水。
  • 懷英:懷念英才,這裏可能指高銘。
  • 白雲念:比喻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 令伯:對高銘的尊稱。
  • 烏鳥情:比喻孝心,源自烏鴉反哺的故事。
  • 高堂:指父母。
  • 鶴髮:白髮,指年老。
  • 綵衣:指華麗的衣服,這裏比喻孝順的行爲。
  • 稱壽觥:舉杯祝壽。

翻譯

在南京城頭,初升的太陽明亮照耀,高銘從官邸出發,辭別京城,回家探望父母。金陵的美酒香氣四溢,花兒似乎也在低語,長江的潮水涌來,發出陣陣聲響。高銘心中懷念着英才,對遠方的親人充滿思念,他的孝心如同烏鴉反哺,深沉而真摯。他高興地看到父母身體健康,穿着華麗的衣服,舉杯爲他們祝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高銘離開京城,歸家省親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初升的太陽、香醇的酒、低語的花和潮聲陣陣的江水,營造了一種溫馨而莊重的氛圍。詩中「白雲念」和「烏鳥情」巧妙地表達了高銘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深厚的孝心。結尾處「高堂鶴髮喜無恙,行看綵衣稱壽觥」則展現了家庭團聚的喜悅和孝順的美德,體現了傳統儒家文化中對家庭和孝道的重視。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