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成題以見志

· 王稱
自惜藜藿腸,不懷肉食憂。 鳳凰覽德輝,黃鵠千里遊。 出處各有宜,何必相嘲尤。 羊質冒虎皮,祗足承之羞。 誅茅架巖壑,遠託茲山幽。 追攀絕人競,靜然保自修。 朝擷石上英,夕漱澗底流。 五難一脫略,養生復何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藜藿(lí huò):指粗劣的食物。
  • 肉食:指高官厚祿。
  •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象徵高貴與美德。
  • 德輝:美德的光輝。
  • 黃鵠(huáng hú):一種大鳥,比喻高遠的志向。
  • 出處:指出仕與隱居。
  • 嘲尤:嘲笑和責怪。
  • 羊質:比喻外表。
  • 虎皮:比喻虛假的威嚴。
  • 誅茅:砍伐茅草,指建造簡陋的住所。
  • 巖壑:山岩和深谷,指偏遠幽靜之地。
  • 追攀:追隨和攀附。
  • (xié):採摘。
  • 石上英:山石上的花朵,比喻高潔的品質。
  • 澗底流:山澗中的流水,比喻清新的生活。
  • 五難:指五種困難或障礙。
  • 脫略:擺脫,忽略。

翻譯

我珍惜自己的粗茶淡飯,不懷戀高官厚祿的憂慮。鳳凰欣賞美德的光輝,黃鵠展翅千里遨遊。出仕與隱居各有其適宜之處,何必相互嘲笑和責怪。外表雖似虎皮,實則只能帶來羞辱。我在山岩和深谷間砍伐茅草,遠離塵囂,依託這幽靜的山林。追隨高潔之志,靜心自修,不與人爭。早晨採摘山石上的花朵,傍晚洗滌於澗底的流水。一旦擺脫了五種困難,養生之餘,還有什麼可求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珍視和對高潔志向的追求。詩人通過對比「藜藿腸」與「肉食憂」,以及「鳳凰」與「黃鵠」的象徵意義,強調了出仕與隱居的各自價值,反對虛有其表的世俗追求。詩中「誅茅架巖壑」描繪了詩人在幽靜山林中的隱居生活,而「朝擷石上英,夕漱澗底流」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其高潔的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最後,詩人通過「五難一脫略」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超脫,體現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理想生活狀態。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