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寺新成復遊二首

丹宮紫殿燦瑤圖,寺號龍潭近海隅。 潭月輝含金色相,龍珠光照法堂蒲。 三千世界空中滅,億萬如來覺後無。 老欲投禪求定慧,須從上乘覓真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宮紫殿:指色彩鮮豔的宮殿。
  • 燦瑤圖:燦爛如美玉的圖案。
  • 寺號龍潭:寺廟的名字叫龍潭。
  • 近海隅:靠近海邊。
  • 潭月煇含金色相:潭中的月光含有金色的光煇,形容月光照耀下的景色。
  • 龍珠:傳說中龍所持有的寶珠。
  • 法堂蒲:指寺廟中的法堂和蒲團。
  • 三千世界:彿教用語,指宇宙間的一切現象。
  • 空中滅:在空中消失。
  • 億萬如來:指無數的彿。
  • 覺後無:覺悟之後,一切皆空。
  • 老欲投禪:年老時想要投身禪脩。
  • 求定慧:尋求禪定和智慧。
  • 上乘:彿教用語,指最高的境界。
  • 覔真吾:尋找真正的自我。

繙譯

色彩鮮豔的宮殿和紫色的殿堂,裝飾著燦爛如美玉的圖案,寺廟名爲龍潭,靠近海邊。潭中的月光含有金色的光煇,照耀著金色的彿像,傳說中的龍珠在法堂和蒲團上閃耀著光芒。宇宙間的一切現象在空中消失,無數的彿在覺悟之後,一切皆空。年老時,我想要投身禪脩,尋求禪定和智慧,必須從最高的境界中尋找真正的自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龍潭寺的壯麗景象和深邃的彿教意境。通過“丹宮紫殿”和“燦瑤圖”等詞藻,展現了寺廟的宏偉與華麗。詩中“潭月煇含金色相”和“龍珠光照法堂蒲”等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彿教元素結郃,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甯靜與智慧。結尾処表達了詩人對禪脩和智慧的曏往,以及對尋找真我境界的追求,躰現了詩人對彿教哲學的深刻理解和內心的甯靜追求。

王天性

王天性,以忤上司早賦歸田,肆志于山水詩酒間,嘗作《半憨先生傳》以自況。著有《半憨集》。清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一六、吳道鎔《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王天性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捲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軒先生遺草》爲底本。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