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生日

少年結客五陵遊,老去虛疑是故侯。 鏡裏春隨蒲柳變,尊前寒伴菊鬆秋。 四方白髮羞孤矢,三徑青山有菟裘。 稱意不能過半百,祇應吾道付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丁亥: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五陵:指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後來泛指貴族子弟聚集的地方。
  • 蒲柳:比喻體質衰弱。
  • 尊前:酒杯前,指飲酒時。
  • 孤矢:孤立無援的箭,比喻孤獨無助。
  • 三徑:指隱居的地方。
  • 菟裘:古代傳說中的仙草,比喻隱居生活。
  • 祇應:只應,應當。
  • 滄洲:指隱居的地方,也指遠離塵囂的理想之地。

翻譯

少年時我曾與朋友們在五陵遊玩,老了卻空有疑慮,像是失去了貴族的身份。鏡中的青春隨着體質的衰弱而消逝,酒杯前的寒意伴隨着菊鬆的秋意。白髮蒼蒼,爲四方感到羞愧,孤獨無援;而在隱居的三徑青山中,有着如菟裘般的寧靜生活。我應該滿足於不過半百的歲月,只應將我的理想和道義寄託於遠離塵囂的滄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青春逝去和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慨。詩中,「少年結客五陵遊」與「老去虛疑是故侯」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時光的無情和人生的變遷。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對理想生活的執着追求。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