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壬申春夜夢中作五首

一卷楞嚴一炷香。蒲團爲伴世相忘。三山碧水魂非遠,半枕清風夢引長。 依曲徑,傍迴廊。竹籬茅舍盡風光。空憐燕子歸來去,何事營巢日日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楞嚴:佛教經典《楞嚴經》。
  • 蒲團:用蒲草編織成的圓墊,供佛教徒打坐或跪拜時使用。
  • 三山:神話中的仙山,這裏指遙遠的仙境。
  • 碧水:清澈的水。
  • 半枕清風:形容睡覺時清風徐來,帶來涼爽。
  • 夢引長:夢境綿長,引申爲夢境深遠。
  • 曲徑:曲折的小路。
  • 迴廊:曲折環繞的走廊。
  • 竹籬茅舍:用竹子做籬笆,茅草做屋頂的簡樸房屋。
  • 空憐:空自憐惜。
  • 燕子:一種常見的候鳥,常在屋檐下築巢。
  • 營巢:築巢。

翻譯

手捧一卷《楞嚴經》,身旁燃着一炷香。與蒲團爲伴,忘卻塵世紛擾。三山碧水間的仙境,魂魄似乎並不遙遠,半枕清風中,夢境綿長而深遠。

沿着曲折的小徑,依傍迴旋的走廊。竹籬茅舍間,處處都是美麗的風光。空自憐惜那些燕子,它們來來去去,爲何每日忙於築巢,究竟是何事如此忙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生活,通過佛教經典、蒲團、清風等元素,營造出一種遠離喧囂、心靈寧靜的氛圍。詩中「三山碧水魂非遠」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然態度。後半部分通過對燕子忙碌築巢的描寫,反襯出詩人對閒適生活的珍視和對忙碌生活的淡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淨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淡然態度。

葉小鸞

葉小鸞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瓊章,一字瑤期。葉紹袁幼女。貌姣好,工詩。善圍棋及琴,又能畫,繪山水及落花飛蝶,皆有韻致。將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