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都門看早朝二首

萬國盡朝宗,天門發鼓鍾。 樓成五幹鵲,闕是兩芙蓉。 賦待凌雲薦,書堪計日傭。 不如隨仗馬,猶得近飛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
  • 都門:京城的城門。
  • 朝宗:朝拜宗廟,這裏指朝拜皇帝。
  • 天門:指皇宮的門。
  • 五幹鵲:指宮殿上的裝飾,可能是指五隻喜鵲形狀的裝飾物。
  • 闕是兩芙蓉:闕,宮門前的雙柱;芙蓉,荷花,這裏形容闕的美麗。
  • 凌雲薦:凌雲,高聳入雲;薦,推薦。這裏指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推薦給皇帝。
  • 計日傭:計日,計算日子;傭,僱傭。這裏指希望自己的書能被計算日程地僱傭或使用。
  • 仗馬:儀仗隊中的馬。
  • 飛龍:指皇帝。

翻譯

萬國都來朝拜宗廟,天門傳來鼓聲和鐘聲。 宮殿建成,裝飾着五隻喜鵲,宮門前的雙柱美麗如芙蓉。 希望我的賦作能被高聳入雲般推薦,我的書能被計算日程地使用。 不如跟隨儀仗隊的馬,還能接近飛翔的龍(皇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節時京城朝拜的盛況,通過「萬國盡朝宗」和「天門發鼓鍾」展現了節日的莊嚴與熱鬧。詩中「樓成五幹鵲,闕是兩芙蓉」以華麗的語言描繪了宮殿的壯麗景象。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作品的期望,希望能得到皇帝的賞識。最後,詩人以「隨仗馬,猶得近飛龍」表達了對接近皇帝的嚮往,同時也流露出對權力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功名的追求和對皇權的嚮往。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