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雁字十九首一

始知空闊裏,無數妙詮偕。 娓娓談天衍,痕痕煉石媧。 紙光從月砑,筆冢有云埋。 仙笈傳青鳥,空勞曼倩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空濶(kōng kuò):空曠開濶。
  • 妙詮(miào quán):精妙的解釋或闡述。
  • 娓娓(wěi wěi):形容說話連續不倦或說話動聽。
  • 談天衍(tán tiān yǎn):指談論天地宇宙的深奧道理。
  • 痕痕(hén hén):痕跡,此処指鍊石的痕跡。
  • 鍊石媧(liàn shí wā):指古代神話中女媧鍊石補天的故事。
  • 紙光(zhǐ guāng):紙張的光澤。
  • 月砑(yuè yà):月光照耀。
  • 筆塚(bǐ zhǒng):指文人埋筆的地方,比喻文人墨客的墓地。
  • 雲埋(yún mái):雲霧籠罩,比喻被遺忘或隱沒。
  • 仙笈(xiān jí):仙人的書籍或秘籍。
  • 青鳥(qīng niǎo):神話中的鳥,常用來象征傳遞消息的使者。
  • 曼倩(màn qiàn):指古代傳說中的美女,此処可能指傳遞消息的使者。

繙譯

在空曠開濶的空間裡,我意識到有無數精妙的解釋和闡述。 連續不斷地談論著天地宇宙的深奧道理,每一処鍊石的痕跡都像是女媧補天的遺跡。 紙張在月光下閃耀著光澤,而文人墨客的墓地則被雲霧所籠罩。 仙人的秘籍通過青鳥傳遞,空勞了傳遞消息的使者曼倩。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空濶中的深奧與神秘,展現了詩人對於宇宙和知識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如女媧鍊石、青鳥傳書等,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同時,詩人通過對文人墓地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往文人墨客的懷唸與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知識的追求和對歷史的尊重。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