繇戀響眺一奇石而上同夏叔直援石曲折遂得方址巋然可臺

身隨落葉高,足盡奇響力。 同是一潺湲,泉端不可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繇戀(yáo liàn):悠然嚮往。
  • 響眺:回聲遠眺。
  • 奇石:形狀奇特的石頭。
  • 夏叔直: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友人。
  • 援石:攀扶石頭。
  • 曲折:彎曲,不直。
  • 方址:平坦的地方。
  • 巋然(kuī rán):高大獨立的樣子。
  • 可臺:可以作爲臺基。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聲。
  • 泉端:泉水的源頭。

翻譯

我悠然嚮往,回聲中遠眺,一塊奇石聳立, 與夏叔直一同攀扶着石頭,曲折前行,終於找到一塊平坦之地, 它高大獨立,足以作爲臺基。 我的身體隨着落葉飄揚,高度不斷上升, 腳步聲在奇石間迴響,盡是力量的體現。 我們一同聽着潺潺流水聲, 但泉水的源頭卻難以辨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在山間探險的情景,通過奇石、落葉、泉水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山林的幽靜與神祕。詩中「身隨落葉高」一句,巧妙地將身體與落葉相比,形象地表達了攀登的過程。而「同是一潺湲,泉端不可識」則透露出對自然奧祕的敬畏與探索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知的嚮往。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