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落花詩三十首

我所思兮在桂林,徵鴻回翼杜鵑瘖。 荔丹誰遣霜風吹,珊紫長依海水深。 言鳥嬌能憐蔻孕,舶香妒不損檀心。 從過庾嶺聞羌管,雨替風凌直到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征鴻:遠行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離別的人。
  • 杜鵑瘖:杜鵑鳥不再啼鳴,比喻春天的結束或離別的悲傷。
  • 荔丹:荔枝的紅色,這裡指荔枝。
  • 珊紫:珊瑚的紫色,這裡指珊瑚。
  • 蔻孕:指豆蔻年華的少女。
  • 舶香:指從海外傳來的香料。
  • 檀心:指堅貞不渝的心意。
  • 庾嶺:古代地名,位於今江西省境內,是南北交通要道。
  • 羌琯:古代羌族的樂器,這裡指羌族的音樂。
  • 雨替風淩:風雨交替侵襲,形容環境惡劣或遭遇睏難。

繙譯

我所思唸的地方在桂林,遠行的鴻雁已廻翼,杜鵑鳥也不再啼鳴。 荔枝的紅色被霜風所吹散,珊瑚的紫色卻依偎在深邃的海水中。 言鳥的嬌聲能憐愛那豆蔻年華的少女,舶來的香料雖妒忌卻無損於堅貞的心意。 自從經過庾嶺聽到羌族的音樂,風雨交替的侵襲直到今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桂林的深深思唸,以及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征鴻、杜鵑、荔枝、珊瑚等自然意象,描繪了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脆弱。同時,言鳥、舶香、檀心等詞語,又巧妙地融入了對美好情感和堅貞心意的贊美。最後,庾嶺和羌琯的提及,以及雨替風淩的描述,加深了詩中的離愁別緒和對艱難時世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