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 元夕

龜紋雲展,逗月影、照人清善。徼倖春光,等閒換郤,銀海玉山萬片。不道殘梅,香盡似惜柳條綠淺。更念我一莖瘦骨,風絲欲剪繾綣。 笑年年歲歲,長伴韶華轉。野燒烘朱,疏星炫採,一點山鐙光顫。良夜人閒似此,莫問瓊壼近遠。癡來自笑衰翁,受用東風消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龜紋雲展:形容雲彩像龜甲紋路一樣展開。
  • 徼倖:僥倖。
  • 銀海玉山:形容月光下的景色如銀色的海和玉石般山巒。
  • 不道:不知道。
  • 柳條綠淺:柳枝初綠,顏色尚淺。
  • 風絲:微風。
  • 繾綣:形容情感纏綿,難以割捨。
  • 野燒:野外的火光。
  • 瓊壼:美酒。
  • 癡來:癡情地。
  • 受用:享受。

翻譯

雲彩像龜甲紋路一樣展開,月光透過雲層,照得人心情清朗美好。僥倖地享受着春光,輕易地換來了如銀海玉山般的萬片美景。不知道殘餘的梅花,香氣已盡,似乎在惋惜柳枝初綠的顏色尚淺。更加思念我那一莖瘦弱的身骨,微風似乎想要剪斷這纏綿的情感。 笑看年年歲歲,長久地伴隨着美好的時光流轉。野外的火光烘托出硃紅色,稀疏的星星閃爍着光彩,一點山間的燈光微微顫動。在這美好的夜晚,人間似乎就是這樣,不必問美酒的遠近。癡情地笑着,自嘲爲衰翁,享受着東風帶來的消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夕之夜的景象,通過雲彩、月光、春光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龜紋雲展」、「銀海玉山」等詞句,形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春景圖。後文通過對梅花、柳條的描寫,以及對自身情感的抒發,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享受。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