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宮

· 王琅
春風初散月朦朧,天上人間此夜同。 十二玉樓春不鎖,妒人何必盡深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朦朧:[méng lóng],形容月光不明亮的樣子。
  • 十二玉樓:傳說中天上的宮殿,這裏比喻皇宮。
  • 妒人:嫉妒他人的人。

翻譯

春風剛剛吹散,月光朦朧不明,無論是天上還是人間,今夜都是同樣的景象。 那傳說中的十二玉樓,春天的門扉並未緊鎖,爲何嫉妒他人的人,非要聚集在深宮之中呢?

賞析

這首詩以春風、朦朧的月光爲背景,描繪了一個天上人間共有的夜晚。詩中「十二玉樓春不鎖」一句,既展現了皇宮的富麗堂皇,又隱含了對自由的嚮往。結尾的「妒人何必盡深宮」則表達了對深宮中嫉妒心態的批評,暗示了宮廷生活的複雜與人性的扭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天上人間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對自由與平等的渴望。

王琅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番禺人。約爲明崇禎間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後禮函是於雷峯,法名今葉,號開五居士。著有《蛙雨樓稿》、《野樗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