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村探梅

· 王琅
流落荒原莫怨嗟,空山無恙自橫斜。 春光到眼誰爭豔,香氣臨風意獨遐。 曲澗遠迷陶令賦,白頭長恨楚臣些。 東風莫羨松枝老,榮落天南已有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怨嗟(yuàn jiē):抱怨嘆息。
  • 無恙(wú yàng):安然無事。
  • 橫斜(héng xié):隨意伸展。
  • (xiá):遙遠,這裏指思緒飄遠。
  • 陶令賦:指陶淵明的詩賦。
  • 楚臣些:指屈原的詩作,些(suò)是楚辭中的一種句末語氣詞。
  • 榮落:盛衰,這裏指梅花的開放與凋落。

翻譯

流落在荒涼的原野,不要抱怨嘆息,空山中的梅花自然地橫斜伸展,安然無恙。春光映入眼簾,誰會與它爭豔?香氣隨風飄來,思緒飄向遠方。曲折的溪澗遠去,讓人迷失了陶淵明的詩賦;白頭之人常恨,楚臣屈原的詩句。東風啊,不要羨慕松樹枝的老去,梅花的盛衰在天南已經有了盡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荒原中的梅花,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流落荒原莫怨嗟」一句,既是對梅花的安慰,也是詩人自我安慰的寫照。梅花在空山中自由生長,不受外界干擾,象徵着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後文通過對春光、香氣、曲澗、白頭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王琅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番禺人。約爲明崇禎間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後禮函是於雷峯,法名今葉,號開五居士。著有《蛙雨樓稿》、《野樗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