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伍時泰操江

· 王縝
梅雨江南五月涼,太平弓矢幾時藏。 且調元氣龍關壯,不恃浮漚天塹長。 鼎應實中還虩虩,師從正出自堂堂。 濟川正藉君舟楫,須竭平生佐我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操江:指江河的治理。
  • 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正值梅子成熟,故稱梅雨。
  • 太平弓矢:比喻和平時期的武備。
  • 元氣:指國家的生命力或根本力量。
  • 龍關:指國家的要塞或重要關口。
  • 浮漚:水面的泡沫,比喻世事的短暫無常。
  • 天塹:天然的壕溝,比喻難以逾越的障礙。
  • 鼎應實中:比喻國家穩固,基礎堅實。
  • 虩虩:恐懼的樣子,這裏指穩固不動搖。
  • 師從正出:指軍隊從正義的立場出發。
  • 堂堂:形容軍隊陣容整齊,氣勢雄壯。
  • 濟川:渡河,比喻治理國家。
  • 舟楫:船和槳,比喻輔佐君主的才能和工具。
  • 竭平生:盡一生的力量。

翻譯

江南五月,梅雨帶來涼意,和平時期的武備何時能收起? 暫且調和國家的元氣,使龍關更加雄壯,不依賴於世事無常的天塹。 國家穩固如鼎,堅實不動搖,軍隊從正義出發,陣容堂堂。 治理國家正需要你的輔佐,必須竭盡一生來輔佐我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梅雨時節的江南景象,隱喻了國家治理的深思。詩中「太平弓矢幾時藏」一句,既表達了對和平的嚮往,也暗含對武備的必要性。後文通過對「元氣」、「龍關」、「鼎應實中」等意象的運用,強調了國家穩固和正義的重要性。最後,詩人以「濟川」比喻國家治理,期待有志之士能竭盡全力輔佐君主,共同維護國家的繁榮與安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深切關懷。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