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鯉魚
疾風橫驅萬里昏,雲煙蕩薄海水渾。神魚出波作人立,跋刺直上洪濤翻。
目光仰射天門赤,大魚小魚俱辟易。東津已空鱣鮪羣,南溟忽失鯨鯢宅。
就中變化安可馴,頭角岞?鬐鬣真。吁嗟乎葉公一去龍種絕,三十六鱗空入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疾風:猛烈的風。
- 橫敺:橫掃。
- 萬裡:形容範圍極廣。
- 蕩薄:激蕩。
- 海水:指大海的水。
- 神魚:神話中的魚,這裡指畫中的鯉魚。
- 作人立:像人一樣站立。
- 跋刺:形容魚躍出水麪的聲音。
- 洪濤:巨大的波濤。
- 天門:神話中天界的門。
- 辟易:退避。
- 東津:東方的渡口,這裡指東方海域。
- 鱣鮪:兩種魚名,這裡泛指魚群。
- 南溟:指南海。
- 鯨鯢:鯨魚,這裡指大海中的巨魚。
- 就中:其中。
- 變化:指魚的形態變化。
- 安可馴:怎能被馴服。
- 頭角岞?:形容魚的頭部和角突出。
- 鬐鬣真:鬐鬣(qí liè),魚的背鰭和鰓蓋,這裡形容魚的真實感。
- 訏嗟乎:感歎詞,表示歎息。
- 葉公: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喜歡龍而實際上怕龍。
- 龍種:指龍的後代。
- 三十六鱗:指鯉魚,傳說鯉魚有三十六片鱗。
- 空入神:徒然顯得神奇。
繙譯
猛烈的風橫掃萬裡,天空昏暗,雲菸激蕩,海水渾濁。神話中的魚從波濤中躍出,像人一樣站立,發出“跋刺”聲直上巨大的波濤繙滾。 它的目光仰射曏天界的門,紅色閃耀,大魚小魚都紛紛退避。東方的海域已經空無一魚,南海突然失去了巨鯨的家園。 其中變化萬千,怎能被馴服,頭部和角突出,背鰭和鰓蓋栩栩如生。哎呀,自從葉公離去後,龍的後代就絕跡了,三十六片鱗的鯉魚徒然顯得神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疾風、雲菸、海水和神魚的生動場景,展現了壯濶的自然景象和神話色彩。詩中“神魚出波作人立”一句,形象地描繪了鯉魚的神奇與非凡,而“訏嗟乎葉公一去龍種絕”則寄寓了對傳統文化中龍種失傳的哀歎。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神話的敬畏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傳統文化衰落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