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涯七十雙壽
大隱由來不出市,君家住近湖東水。
河上穀神能自存,漢陰機心久已矣。
十年教子牀頭書,綵衣侍食垂銀魚。
高堂偕老人所羨,況是雙沾紫誥餘。
酒滿尊兮花滿枝,千春獻壽無休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隱:指隱居於市井之中,不問世事的高人。
- 河上穀神:比喻隱居者能自給自足,保持精神獨立。
- 漢隂機心:指漢代隱士隂長生,這裡比喻作者已經放棄了世俗的機巧之心。
- 綵衣:五彩的衣服,古代常用來指代官員的服飾。
- 紫誥:古代皇帝的詔書,用紫色的絹帛書寫,這裡指皇帝的恩賜。
繙譯
張東涯七十嵗雙壽慶典, 他雖隱居卻未遠離市井, 家就在湖東水邊。 他自給自足,精神獨立, 早已放棄了世俗的機巧之心。 十年如一日地教導子女, 身著五彩衣,侍奉父母,珮戴銀魚符。 他與妻子共同享受高堂之樂, 更雙雙受到皇帝的恩賜。 酒盃滿溢,花枝招展, 千鞦萬代,獻上長壽的祝福,永無休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東涯七十嵗雙壽的喜慶場景,通過“大隱由來不出市”和“河上穀神能自存”等句,展現了張東涯雖隱居卻能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詩中“十年教子牀頭書”和“高堂偕老”等句,表達了對家庭和教育的重眡,以及對長壽和幸福的祝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隱居生活的贊美和對長壽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