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一劉護軍基秋興

暄風綠草鳳台新,金爵浮光射寶輪。 雲斂三山澄海氣,日華雙闕起江春。 衣裳初識龍文闊,導唱遙欣黼座親。 還使故園歸興盡,鳴珂長日惜芳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暄風:溫暖的風。
  • 鳳台:傳說中的仙境,這裏指宮廷或高貴的地方。
  • 金爵:金制的酒器,這裏指宮廷中的華麗器物。
  • 寶輪:華麗的車輛。
  • 三山: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這裏泛指仙境或遠方。
  • 雙闕:古代宮殿前兩側的高臺,這裏指宮廷。
  • 龍文:龍形的圖案,這裏指華麗的服飾。
  • 黼座:帝王的寶座。
  • 鳴珂:古代官員出行時,隨從所持的玉製響器,這裏指高官顯貴。
  • 芳塵:美好的塵世,這裏指繁華的世界。

翻譯

溫暖的風中,綠草如茵,鳳台之地煥然一新,金爵在陽光下閃耀,寶輪車光彩奪目。 雲霧散去,三山仙境清晰可見,海氣澄清;陽光照耀下,雙闕之間春意盎然。 初次穿上飾有龍紋的華麗衣裳,心中充滿喜悅,遠望帝王的寶座,感到無比親近。 然而,這使得歸家的興致全無,只能在長日裏,珍惜這繁華世界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宮廷春日的繁華景象,通過「暄風綠草」、「金爵浮光」等意象展現了宮廷的富麗堂皇。詩中「雲斂三山」、「日華雙闕」等句,以宏大的視角勾勒出仙境般的宮廷春色。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權勢的嚮往與對繁華世界的留戀,同時也隱含了對歸家之願的無奈與放棄。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宮廷生活的複雜情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