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塘夏夕有懷同志

· 王恭
野樹疏藤覆夕陰,半池殘水夏涼深。 相思護度空惆悵,林下何時再盍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疏藤:稀疏的藤蔓。
  • :覆蓋。
  • 夕隂:傍晚的隂影。
  • 盍簪:古代指朋友相見,即聚會。

繙譯

野外的樹木和稀疏的藤蔓覆蓋著傍晚的隂影,半池塘的殘水在夏日裡顯得格外涼爽深邃。我思唸著遠方的朋友,徒然感到惆悵,不知何時我們才能再次在林間相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夏日的傍晚景象,通過“野樹疏藤”和“半池殘水”的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的“相思護度空惆悵”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深深思唸和無法相見的無奈。末句“林下何時再盍簪”則流露出對未來相聚的期盼,增添了一絲希望的色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相聚的渴望。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