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林逸人兼柬劉大因憶滄洲野堂叟
小來攀俠遊,脫身過伊闕。白馬行看戚里花,錦袍醉舞娼樓月。
娼樓酒幔官道春,孟嘗平原能愛賓。報仇雪恥感恩遇,瀝膽隳肝寧顧身。
以茲意氣紅塵裏,悠悠歲月東流水。交態空輸杜宛兒,致身不及南鄰子。
常何新豐識馬周,蔡澤秦川尋應侯。西京誰復念王粲,間關雨雪來依劉。
劉君世胄前司馬,德業龍陽復瀟灑。弱冠追隨今白頭,流落看同最親者。
邇來江漢與君逢,章甫衣裳多雅容。看君自是龍池客,斂跡寧甘兔苑農。
同心且道相逢晚,薄俗紛紛夢猶懶。囊中久閉龍脣琴,世上終希廣陵散。
大堤沙水白粼粼,爲予歸訪滄洲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荅 (dá):答。
- 攀俠遊:結交豪俠之士,遊歷四方。
- 伊闕: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
- 戚里:指顯貴者的居住區。
- 娼樓:妓院。
- 酒幔:酒帘,酒家的標誌。
- 孟嘗:指孟嘗君,戰國四公子之一,以好客著稱。
- 平原:指平原君,戰國四公子之一,同樣以好客聞名。
- 瀝膽隳肝:比喻竭盡忠誠。
- 杜宛兒:人名,可能指杜十娘,古代傳說中的名妓。
- 南鄰子:鄰居的子弟。
- 常何:人名,唐代官員,曾推薦馬周。
- 馬周:唐代名臣,以直言敢諫著稱。
- 蔡澤:戰國時期秦國名臣。
- 應侯:指秦國的應侯,即秦昭王的相國。
-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流落他鄉。
- 間關:形容道路艱險。
- 劉君:指詩中的劉大。
- 世胄:世家子弟。
- 前司馬:前任的司馬,官職名。
- 德業龍陽:指德行和事業都如龍陽般顯赫。
- 章甫:古代的一種冠帽,此處指文人。
- 兔苑農:指隱居的農夫。
- 龍唇琴:古代名琴。
- 廣陵散:古代著名琴曲。
- 大堤:堤岸。
- 沙水:沙灘上的水。
- 白粼粼:形容水清澈。
- 滄洲人:指隱居在滄洲的人。
翻譯
我年輕時結交豪俠之士,四處遊歷,曾經過伊闕。騎着白馬,看着顯貴區的繁華,錦袍在妓院的月光下醉舞。妓院和酒家的春意盎然,孟嘗君和平原君都以好客著稱。爲了報仇雪恥,感恩遇,我願意竭盡忠誠,不顧自身。因此,我在紅塵中的意氣風發,歲月如東流水般悠悠流逝。交情空如杜宛兒,終不及鄰居子弟。常何在新豐識得馬周,蔡澤在秦川找到應侯。西京無人再念王粲,我在雨雪中艱難地來依劉君。劉君是前司馬的世家子弟,德行和事業都顯赫。從年輕時追隨至今,流落中視我爲最親的人。近來在江漢與君相逢,文人裝扮,風度翩翩。看君自是龍池的貴客,卻寧願收斂行跡,甘願做隱居的農夫。我們心意相通,覺得相逢太晚,世俗紛擾讓人厭倦。囊中久藏的名琴不再彈奏,世上終究難尋廣陵散。大堤上的沙水清澈見底,我歸去拜訪滄洲的隱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年輕時的豪俠生活和後來的隱居願望,通過對過去與現在的對比,表達了對世俗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許多歷史典故和人物,如孟嘗君、平原君、馬周等,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個人的情感體驗。詩的結尾,詩人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知音難尋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