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籌巖

· 王恭
籌峯迢遞出高林,苔徑蒼蒼洞穴陰。 獨樹斷雲孤鳥下,亂山殘日一蟬吟。 雙溪鹿過泉應碧,丈室僧歸月又深。 幾度欲攜招隱興,綠蘿花處息塵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籌峯:指籌巖山,位於福建省。
  • 迢遞:形容山峯高遠。
  • 蒼蒼:形容苔蘚茂盛。
  • 洞穴陰:洞穴內部陰暗。
  • 獨樹:孤立的樹。
  • 亂山:連綿不斷的山。
  • 殘日:夕陽。
  • 一蟬吟:一隻蟬在鳴叫。
  • 雙溪:兩條溪流。
  • 丈室:僧人的居室。
  • 招隱興:指隱居的念頭。
  • 綠蘿:一種植物,常用於象徵隱逸生活。
  • 息塵心:平息世俗的煩惱。

翻譯

籌巖山高聳入雲,穿過茂密的樹林,苔蘚覆蓋的小徑通向陰暗的洞穴。孤立的樹下,雲霧中斷,孤獨的鳥兒飛落;連綿的山脈間,夕陽殘照,一隻蟬在鳴叫。兩條溪流中,鹿羣經過,泉水顯得碧綠;僧人從丈室歸來,月光已深沉。多次想要帶着隱居的念頭,在綠蘿花叢中找到心靈的安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深遠的山林景象,通過「籌峯」、「苔徑」、「獨樹」、「亂山」等自然元素,展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獨樹斷雲孤鳥下,亂山殘日一蟬吟」一句,以孤鳥和蟬聲爲媒介,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孤獨與寧靜。結尾的「綠蘿花處息塵心」更是深化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表達了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山水田園詩。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