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叔醉墨堂

· 王恭
黃山筆冢連糟丘,墨池酒泉相映流。 霜毫畫酣玉薤露,雲箋夜酗蒲萄秋。 黃山中人鶡冠子,身裹綠蘿著雙履。 蕭灑唯應繼右軍,濩落偏能如長史。 山人草聖自豪雄,何事棲遲酩酊中。 年過五十無名位,其奈蕭然滄海東。 硯屏顛倒烏皮幾,落日壚頭睡初起。 向壁憑陵小吏驚,據牀揮霍郎官喜。 七閩大姓五陵兒,握粟持金豈顧之。 心同氣合即揮灑,歸臥山中無所爲。 想當脫腕臨池處,興入寥天與神遇。 深沈鐵綆鎖寒蛟,偃蹇烏藤絓高樹。 魚麗雲鳥勢縈紆,疑是將軍破骨都。 驂麟翳鳳何飄忽,倏忽仙遊蕊珠闕。 又如祇苑說空禪,靈花歷亂迷諸天。 離麗落磊千萬態,流水行雲皆自然。 醒來不記濡頭墨,千尺寒濤照眼白。 淮海仍傳寶晉風,長沙復見藏真跡。 黃山茆宇思悠悠,柿葉青青覆酒樓。 白頭未遂中書貴,風流亦似醉鄉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山:指黃山的景色。
  • 筆冢:指堆積如山的廢筆。
  • 糟丘:指酒糟堆積如山。
  • 墨池:指盛放墨水的池子。
  • 酒泉:指酒流如泉。
  • 霜毫:指毛筆。
  • 玉薤露:比喻墨跡如露珠般晶瑩。
  • 雲箋:指精美的紙張。
  • 蒲萄秋:比喻墨跡如秋天的葡萄般深沉。
  • 鶡冠子:指戴着鶡羽冠的隱士。
  • 綠蘿:指綠色的藤蔓。
  • 右軍:指王羲之,因其曾任右軍將軍。
  • 濩落:指潦倒失意。
  • 長史:古代官名,此處指陳平叔。
  • 草聖:指書法達到極高境界的人。
  • 棲遲:停留,滯留。
  • 酩酊:大醉。
  • 無名位:沒有官職或地位。
  • 蕭然:形容清靜冷落。
  • 滄海東:指偏遠的地方。
  • 硯屏:硯臺的屏風。
  • 烏皮幾:黑色的桌子。
  • 憑陵:侵犯,欺凌。
  • 揮霍:揮灑自如。
  • 七閩:指福建。
  • 五陵兒:指貴族子弟。
  • 鐵綆:鐵鏈。
  • 寒蛟:指深潭中的蛟龍。
  • 偃蹇:高聳。
  • 烏藤:黑色的藤蔓。
  • 魚麗:指魚羣遊動的樣子。
  • 雲鳥:指雲中的鳥。
  • 驂麟翳鳳:指神獸麒麟和鳳凰。
  • 蕊珠闕:指仙境中的宮闕。
  • 祇苑:指佛教寺廟。
  • 空禪:指禪宗的空靈境界。
  • 靈花:指神奇的花朵。
  • 離麗落磊:形容書法的形態多變。
  • 流水行雲:形容書法自然流暢。
  • 濡頭墨:指沾滿墨水的筆。
  • 寶晉風:指晉代的書法風格。
  • 藏真跡:指保存完好的真跡。
  • 茆宇:茅屋。
  • 柿葉:指柿子樹的葉子。
  • 中書貴:指中書省的高官。
  • 醉鄉侯:指沉醉於書法的人。

翻譯

黃山的筆冢與酒糟山相連,墨池與酒泉相互映照流淌。毛筆蘸墨如玉薤上的露珠,雲箋上夜飲蒲萄酒般深沉的墨跡。黃山中的隱士戴着鶡羽冠,身裹綠蘿,腳踏雙履。他的書法瀟灑,唯有繼承王羲之,潦倒中卻能如長史般自如。山人以草書聖手自豪,爲何滯留在這酩酊之中。年過五十卻無名無位,無奈地停留在滄海之東。硯臺屏風倒置,烏皮桌上,落日時分,酒樓初醒。面對牆壁,小吏驚恐,坐在牀上,郎官歡喜。福建的貴族子弟,握粟持金,豈能不顧。心意相合,即揮灑自如,歸臥山中,無所作爲。想當初脫腕臨池時,興致盎然,與神相遇。深潭鐵鏈鎖住寒蛟,高聳的烏藤掛在樹上。魚羣雲鳥遊動,像是將軍破敵的氣勢。神獸鳳凰何等飄忽,瞬間遊歷仙境。又如寺廟中講述空靈禪意,神奇花朵迷亂於諸天。離奇落磊,形態萬千,流水行雲,皆自然流暢。醒來不記得沾滿墨水的筆,千尺寒濤照亮眼白。淮海仍傳晉代書法風,長沙再見藏真跡。黃山茅屋思緒悠悠,柿葉青青覆蓋酒樓。白頭未遂中書省高官,風流亦似醉鄉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陳平叔在黃山醉墨堂的書法藝術與生活狀態,通過對筆墨、酒泉、書法的生動描繪,展現了陳平叔超凡脫俗的藝術境界和豪放不羈的生活態度。詩中「霜毫畫酣玉薤露,雲箋夜酗蒲萄秋」等句,巧妙地將書法與自然景物相結合,表達了書法藝術的深邃與美妙。同時,通過對陳平叔生活環境的描寫,如「硯屏顛倒烏皮幾,落日壚頭睡初起」,傳達出一種隨性自然、不受世俗束縛的生活哲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陳平叔書法藝術的讚美,也是對其人生哲學的深刻詮釋。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