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方丈友

· 王恭
萍蹤無定暫追攀,又向煙蘿悵別顏。 習靜豈知離思苦,勞生應愧道心閒。 疏鍾遠火舟中夜,獨鶴孤雲夢裏山。 此後相思何處是,寸心遙在翠微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萍蹤無定:比喻行蹤不定,像浮萍一樣漂泊無依。
  • 煙蘿:指煙霧繚繞的藤蘿,常用來形容隱居之地。
  • 習靜:指習慣於安靜的生活。
  • 勞生:指忙碌的生活。
  • 道心閒:指修道之人的心境寧靜。
  • 疏鍾:指遠處傳來的稀疏鐘聲。
  • 遠火:指遠處船上的燈火。
  • 獨鶴孤雲:比喻孤獨無依。
  • 夢裏山:指夢中出現的山景,常用來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 寸心:指內心。
  • 翠微:指山色青翠幽深,也指山間隱居之地。

翻譯

我像浮萍一樣漂泊無定,暫時追尋着你的蹤跡,又在煙霧繚繞的藤蘿中悵然與你告別。習慣了安靜的生活,又怎知離別的思緒如此痛苦,忙碌的生活讓我愧對修道人那寧靜的心境。遠處傳來的稀疏鐘聲和船上的燈火,陪伴着我度過夜晚,孤獨如鶴,無依如雲,夢中出現的山景讓我向往不已。此後,我的相思之情將何處寄託?我的內心遙遙地系在那青翠幽深的山間。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情的深深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萍蹤無定」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漂泊無依,「煙蘿悵別顏」則進一步以煙霧繚繞的藤蘿爲背景,渲染了離別的悵然之情。後句通過對比「習靜」與「勞生」,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掙扎。結尾的「寸心遙在翠微間」則巧妙地將詩人的相思之情與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融爲一體,意境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