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景時墨竹二首其一

· 王恭
楚山脩玉淩雲起,影落誰家畫屏裏。 斷粉殘香夜不收,寒枝只是生秋米。 多情遺牒度湘皋,別有篬筤節更高。 爲君飲盡上池水,看此毿毿長鳳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脩玉:脩長如玉的竹子。
  • 淩雲:高聳入雲。
  • 斷粉殘香:指落花,比喻凋零的景象。
  • 鞦米:鞦天的果實。
  • 遺牒:遺畱下來的書信或文件。
  • 湘臯:湘江邊的高地。
  • 篬筤(cāng láng):竹名,這裡指竹子。
  • 上池水:指清澈的池水。
  •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發或枝葉細長柔軟的樣子。
  • 鳳毛:鳳凰的羽毛,比喻珍貴稀少之物。

繙譯

楚山的玉竹脩長高聳,倣彿淩雲而起,其影落入了誰家的畫屏之中。 夜色中,凋零的花朵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寒枝上結滿了鞦天的果實。 多情的書信遺畱在湘江邊的高地,那裡有竹子,其節更加高潔。 爲了你,我飲盡清澈的池水,看著那細長柔軟的枝葉,倣彿鳳凰的羽毛一般珍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楚山玉竹的高潔與鞦夜的靜謐,通過“斷粉殘香”和“鞦米”等意象,傳達出時光流轉、自然凋零的哀愁。後兩句則通過“遺牒”和“篬筤”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質的曏往,以及對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