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奉使貪泉卷
寧浣盜泉水,寧爨惡木薪。
貪泉爾何物,一歃移我真。
甘冽滋華池,清冷沁丹府。
誰知靈臺根,倏爾成幽蠹。
我聞濯纓者,尚取滄浪清。
朝歌與勝母,昔賢憎其名。
至人方寸間,澹然太虛淨。
常以堅白存,何憂及緇磷。
於役念靡盬,時時顧王程。
唯應貪泉戒,永以資廉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寧浣(nìng huàn):寧願洗滌。
- 盜泉:傳說中的不潔之泉。
- 爨(cuàn):燒火做飯。
- 惡木薪:劣質的木柴。
- 一歃(yī shà):一口。
- 移我真:改變我的本性。
- 甘冽(gān liè):甜美清涼。
- 華池:指口中的津液。
- 清冷(qīng lěng):清涼。
- 丹府:指心。
- 靈臺:指心。
- 倏爾(shū ěr):突然。
- 幽蠹(yōu dù):隱藏的蛀蟲,比喻心中的貪慾。
- 濯纓(zhuó yīng):洗滌帽帶,比喻清潔自己。
- 滄浪:指清澈的水。
- 朝歌:地名,因與「勝母」諧音,被認爲不祥。
- 勝母:地名,因與「朝歌」諧音,被認爲不祥。
- 至人:道德修養極高的人。
- 方寸:指心。
- 澹然(dàn rán):平靜的樣子。
- 太虛:指天空,比喻心境的空靈。
- 堅白:堅定純潔。
- 緇磷(zī lín):黑色的石頭,比喻不變的品德。
- 於役:指服役,這裏指履行職責。
- 靡盬(mǐ gǔ):沒有停止。
- 王程:指帝王的命令或行程。
- 資:助。
- 廉明:廉潔明察。
翻譯
寧願洗滌不潔的盜泉,寧願燒劣質的木柴做飯。貪泉你是什麼東西,一口就能改變我的本性。甜美清涼的泉水滋潤着我的口,清涼的感覺滲透到我的心中。誰知道心靈的根本,突然間變成了隱藏的貪慾。我聽說洗滌帽帶的人,尚且選擇清澈的滄浪水。朝歌和勝母,昔日的賢人憎惡它們的名字。道德修養極高的人心中,平靜如同空靈的天空。常以堅定純潔的心態存在,何必擔心會變得不堅定。履行職責時,我時常關注帝王的命令。唯有永遠警惕貪泉的教訓,才能助我保持廉潔明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盜泉」與「貪泉」,表達了詩人對於廉潔自律的堅持和對貪慾的警惕。詩中,「盜泉」和「惡木薪」象徵着不潔和劣質,而「貪泉」則象徵着能夠改變人心的誘惑。詩人強調即使面對誘惑,也要保持內心的堅定和純潔,不被外界所動搖。通過「濯纓者」和「至人」的比喻,詩人進一步闡述了清潔心靈和保持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