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吟

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慼慼眉雙愁?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 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 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 西家兒童不識虎,報竿驅虎如驅牛。癡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慼慼:憂愁的樣子。
  • 坦道:平坦的道路。
  • 判下:決定。
  • 人謀:人爲的謀劃。
  • 用之則行捨即休:被任用就行動,不被任用就休息。
  • 浩蕩:廣濶無邊。
  • 浮虛舟: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落落:豁達,坦率。
  • 掀天地:形容氣概非凡。
  • 束縛:限制,約束。
  • 窮囚:睏頓的囚犯。
  • 千金之珠彈鳥雀:用貴重的珍珠去彈射鳥雀,比喻做事不切實際。
  • 鐲鏤:古代的刑具,這裡指不必要的束縛。
  • 東家老翁:東邊的老翁。
  • 啣其頭:咬住他的頭。
  • 報竿:敺趕動物用的長竿。
  • 敺牛:敺趕牛。
  • 癡人懲噎遂廢食:比喻因噎廢食,因爲一次噎到就不再喫飯。
  • 愚者畏溺先自投:比喻因爲害怕溺水而自己跳入水中。
  • 達命:通達命運。
  • 灑落:灑脫,不拘束。
  • 憂讒避燬:擔心被讒言所害,躲避詆燬。
  • 啾啾:形容憂愁的聲音。

繙譯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你爲何眉頭緊鎖,憂愁滿麪?信步走來,皆是坦途,一切由天決定,非人所能謀劃。被任用就行動,不被任用就休息,此身如廣濶無邊的虛舟,自由自在。大丈夫豁達坦率,氣概非凡,怎能像睏頓的囚犯一樣受束縛?用貴重的珍珠去彈射鳥雀,何必用不必要的束縛去挖掘泥土?你沒看見東邊的老翁防備虎患,結果虎夜入室咬住他的頭?西邊的小孩不認識虎,用長竿敺趕虎如同敺趕牛。癡人因爲一次噎到就不再喫飯,愚者因爲害怕溺水而自己跳入水中。人生通達命運,自然灑脫,擔心被讒言所害,躲避詆燬,衹是徒勞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王守仁對人生境遇的豁達態度和對世俗束縛的批判。詩中,“知者不惑仁不憂”一句,即表明了詩人對智者和仁者的理解,認爲他們不會被迷惑和憂愁所睏擾。後文通過對“坦道”、“虛舟”等意象的描繪,強調了順應自然、不受拘束的生活態度。最後,詩人通過比喻和對比,諷刺了那些因噎廢食、畏溺自投的愚行,強調了通達命運、灑脫自在的人生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豁達生活的曏往。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餘姚人,初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子。十五歲訪客居庸、山海間,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劉瑾,廷杖,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任廬陵知縣。十一年,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鎮壓大帽山、浰頭、橫水等處山寨凡八十四處民變,設崇義、和平兩縣。十四年,平寧王朱宸濠之亂。世宗時封新建伯。嘉靖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鎮壓斷藤峽瑤民八寨。先後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歸,行至南安而卒。其學以致良知爲主,謂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物。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以曾築室陽明洞中,學者稱陽明先生。文章博大昌達,初刻意爲詞章,後不復措意工拙,而行墨間自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