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

天階雨絕淨無塵,歷歷明星高照人。 白鶴不傳滄海信,綵鸞空舞錦城春。 秦樓落月猶疑帝,落浦迴風若有神。 同是昨宵楊柳影,昨宵歡喜此宵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堦:指天空。
  • 雨絕:雨停。
  • 歷歷:清晰可數。
  • 明星:明亮的星星。
  • 白鶴:傳說中的仙鳥,常用來象征長壽或傳遞消息。
  • 滄海信:指遙遠的消息或希望。
  • 彩鸞: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征美好或吉祥。
  • 錦城春:指美好的春光,錦城即成都,這裡泛指美好的地方。
  • 秦樓:指宮廷或貴族的樓閣。
  • 落月:月亮落下。
  • 落浦:水邊的低地。
  • 廻風:鏇轉的風。
  • 楊柳影:指楊柳的影子,常用來象征離別或思唸。
  • :皺眉,表示憂愁。

繙譯

天空中的雨已經停了,潔淨無塵,明亮的星星高高照耀著人們。傳說中的白鶴沒有帶來遙遠的消息,彩鸞在美好的春光中空自舞蹈。秦樓上的月亮落下時,倣彿還帶著帝王的氣息,水邊低地上鏇轉的風似乎有著神秘的力量。同樣是昨夜楊柳的影子,昨夜帶來歡喜,今夜卻讓人皺眉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雨後的天空、明亮的星星、傳說中的神鳥以及月落風廻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渴望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唸。詩中“白鶴不傳滄海信,彩鸞空舞錦城春”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又暗含了對現實世界的無奈和失望。結尾的“昨宵歡喜此宵顰”則巧妙地通過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

王邦畿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