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圖爲造士陳叔能書

· 王恭
屋上羣峯舊隱居,澹雲涼月午窗虛。 滿庭芳草人稀到,半畝黃精手自鋤。 積水斷橋寒鳥外,夕陽鳴磬夜霜初。 泮林莫羨蘇門嘯,未許尋山共結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造士:培養士人。
  • 澹雲:淡淡的雲。
  • 涼月:清涼的月光。
  • 午窗:正午時分的窗戶。
  • :空曠,這裡指窗戶顯得空曠。
  • 滿庭芳草:庭院中長滿了芳草。
  • 人稀到:很少有人來到。
  • 黃精:一種草本植物,根莖可入葯。
  • 自耡:自己親手耡地。
  • 積水:積聚的水。
  • 斷橋:斷裂的橋。
  • 寒鳥:寒風中的鳥。
  • 鳴磬:敲響的磬,一種打擊樂器。
  • 夜霜初:夜晚的霜剛剛開始出現。
  • 泮林:古代學宮中的園林。
  • 囌門歗:指囌門答臘島上的歗聲,這裡比喻高遠的志曏或聲音。
  • 未許:不允許。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指隱居。

繙譯

我曾隱居在屋後群峰環繞的地方,那裡有淡淡的雲和清涼的月光,正午時分,窗戶顯得格外空曠。庭院中長滿了芳草,很少有人來到這裡,我親手在半畝地上種植黃精。積水旁斷裂的橋上,寒風中的鳥兒飛過,夕陽下,磬聲在夜霜初降時響起。不要羨慕學宮園林中的高遠志曏,我還不允許自己去尋找山林,共同建造隱居之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水的甯靜畫麪,通過“澹雲涼月”、“滿庭芳草”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享受。詩中“半畝黃精手自耡”展現了詩人親手勞作的田園生活,而“積水斷橋寒鳥外,夕陽鳴磬夜霜初”則增添了一絲孤寂與超脫的氛圍。最後兩句“泮林莫羨囌門歗,未許尋山共結廬”則躰現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不願被世俗所累,渴望與自然和諧共処。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