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岱峯同龍門漫士留別高景度先輩

· 王恭
龍門歲晚惜同心,迢遞龜峯遠更尋。 殘雪亂山頻對酒,白雲芳草又分簪。 離堂夜燭猿聲斷,別路江楓雁影深。 名下只今多俊逸,臨岐高唱比南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暮:年末。
  • 龍門:地名,可能指龍門山。
  • 漫士:遊蕩不羈的人。
  • 龜峯:山峯名,可能指岱宗(泰山)的一部分。
  • 殘雪:殘留的雪。
  • 亂山:錯落不齊的山。
  • 分簪:分別時贈送的禮物,比喻離別。
  • 離堂:離別的場所。
  • 夜燭:夜晚的蠟燭。
  • 猿聲:猿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淒涼的氛圍。
  • 別路:離別的路途。
  • 江楓:江邊的楓樹。
  • 雁影:雁羣飛過的影子,常用來象徵遠行或離別。
  • 俊逸:才華出衆,超羣脫俗。
  • 臨岐:分別的路口。
  • 高唱:高聲歌唱,這裏指高聲吟詠詩句。
  • 南金:南方出產的優質金屬,比喻珍貴。

翻譯

在龍門山年末,我珍惜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相聚,遠赴龜峯尋找更深的尋覓。 殘雪覆蓋着錯落的山巒,我們頻頻舉杯對飲,白雲和芳草間我們又交換了分別的禮物。 在離別的場所,夜晚的蠟燭旁,猿猴的叫聲斷斷續續,離別的路上,江邊的楓樹下,雁羣的影子顯得格外深遠。 如今,以你的才華,定能成爲俊逸之士,在分別的路口,你的高聲吟詠,比南方的金子還要珍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歲末與朋友在龍門山相聚後,又遠赴龜峯尋覓的情景。詩中通過「殘雪亂山」、「白雲芳草」等自然景象,以及「離堂夜燭」、「別路江楓」等離別場景,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對友人才華的讚賞。結尾的「臨岐高唱比南金」更是將友人的才華比作珍貴的南金,表達了對友人的極高評價和不捨之情。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