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高漫士適安堂題於方壺所寄畫

· 王恭
小隱翻成大隱媒,終南捷徑近蓬萊。 君家草堂獨蕭灑,半佔峯南松際開。 草堂松際秋聲裏,四壁清暉映烏几。 卷幔朝眠日出高,野鶴孤雲祗如此。 孤雲野鶴澹忘形,嬴得丘園養性靈。 飛騰未應郎官宿,嘉遁猶當處士星。 吟詩作畫多閒放,心跡悠悠古人上。 玩宇天空豁遠懷,嘯臺夜雪聞清響。 王門記室舊交情,國子先生若弟兄。 清時共逐鵷鸞去,白首誰同鷗鷺盟。 顧余別是滄浪客,蓬蓽相逢即相得。 對酒龍門月色秋,放歌雞嶼潮頭白。 壺丘仙墨思紛紛,千里神交寄樹雲。 坐臥草堂時見畫,知君不羨北山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賦高漫士適安堂題於方壺所寄畫:賦詩讚美高漫士在適安堂所題的畫,這幅畫是由方壺寄來的。
  • 小隱翻成大隱媒:小隱指隱居於市井,大隱指隱居於山林。媒,媒介,這裏指由小隱轉向大隱的過渡。
  • 終南捷徑:指通過隱居山林以求得官職的捷徑。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
  • 蕭灑:灑脫不拘束。
  • 四壁清暉:四面牆壁反射出的清亮光芒。
  • 烏幾:黑色的几案。
  • 野鶴孤雲:比喻隱士的高潔和孤獨。
  • 澹忘形:淡泊忘我,不計較形跡。
  • 嬴得丘園養性靈:贏得在山丘田園中修養心性的機會。
  • 飛騰未應郎官宿:飛騰,指升遷;未應,不應;郎官宿,指官職。意指不應只追求官職的升遷。
  • 嘉遁:美好的隱居。
  • 處士星:指隱士的星象,比喻隱士的高潔。
  • 閒放:閒適放達。
  • 玩宇:玩賞宇宙,指欣賞自然。
  • 豁遠懷:開闊遠大的胸懷。
  • 嘯臺:指可以放聲長嘯的高臺。
  • 清響:清脆的聲響。
  • 王門記室:指在王公貴族家中的記室(文書官)。
  • 國子先生:指國子監的教授。
  • 鵷鸞:比喻高官顯貴。
  • 鷗鷺盟:與鷗鷺爲盟,指隱居生活。
  • 滄浪客:指流浪者,這裏指作者自己。
  • 蓬蓽:指簡陋的居所。
  • 龍門:地名,這裏可能指作者與友人相聚的地方。
  • 雞嶼:地名,可能指作者與友人相聚的另一處地方。
  • 壺丘仙墨:指方壺所寄的畫,仙墨指畫中的墨色。
  • 神交:心靈相交,指與遠方的朋友心靈相通。
  • 北山文:指北山的文章,這裏可能指世俗的文章或功名之事。

翻譯

這首詩讚美了高漫士在適安堂所題的畫,這幅畫是由方壺寄來的。詩中提到,小隱居於市井的生活轉變成了大隱居於山林的媒介,隱居山林以求官職的捷徑近似於仙境蓬萊。高漫士的家草堂獨樹一幟,佔據了峯南松林間的一片開闊地。草堂在秋聲中顯得格外清幽,四面牆壁反射出的清亮光芒映照着黑色的几案。早晨捲起幔帳,太陽已經高高升起,野鶴和孤雲只是這樣的高潔和孤獨。孤雲野鶴淡泊忘我,贏得了在山丘田園中修養心性的機會。不應只追求官職的升遷,美好的隱居生活纔是處士的高潔。吟詩作畫閒適放達,心境開闊,超越了古人。欣賞自然,開闊遠大的胸懷,在可以放聲長嘯的高臺上,夜晚的雪中傳來清脆的聲響。在王公貴族家中的記室與國子監的教授如同兄弟一般,清平時共逐高官顯貴,白首時誰會同鷗鷺爲盟,享受隱居生活。我作爲一個流浪者,與你在簡陋的居所相遇即感相得。對着龍門的秋月飲酒,放歌於雞嶼的潮頭,白髮的我們共同享受這份自由。方壺所寄的畫讓我思念紛紛,千里之外的朋友心靈相通,寄來的畫中樹木和雲彩讓我坐臥不安。在草堂中時常看到這幅畫,知道你不羨慕世俗的文章或功名之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高漫士草堂及其所題畫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功名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野鶴孤雲」、「四壁清暉」等,營造出一種高潔、清幽的隱居環境。同時,通過對「飛騰未應郎官宿」、「嘉遁猶當處士星」等句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肯定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友情的珍視。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