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虞姬墓

日暮驅車過客鄉,美人孤冢帶斜陽。 鏡鸞塵掩人何在,窀穸風悽恨獨長。 衄血碧凝留鬥草,芳魂丹染寄蒼茫。 休嗔粉黛能傾國,回首殘碑自可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冢:孤零零的墳墓。
  • 鏡鸞:指鏡子,因傳說中的鸞鳥常在鏡中出現,故稱。
  • 窀穸(zhūn xī):墓穴。
  • 衄血:指血跡。
  • 鬥草:古代一種遊戲,用草進行比賽。
  • 芳魂:指美人的靈魂。
  • 蒼茫:廣闊無邊的樣子。
  • 粉黛:指美女。
  • 傾國:形容女子美貌足以傾倒國家。
  • 殘碑:殘破的墓碑。

翻譯

日落時分,我驅車經過這異鄉之地, 只見美人孤獨的墳墓映着斜陽。 塵封的鏡中,鸞鳥不再,人已何處? 悽風中的墓穴,恨意綿長。 血跡凝碧,留作鬥草之戲, 芳魂染紅,寄託於蒼茫之中。 不要責怪美女能傾覆國家, 回首看那殘破的墓碑,自然令人傷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日暮時分經過虞姬墓時的深情。詩中,「美人孤冢帶斜陽」一句,既展現了虞姬墓的孤寂,又通過「斜陽」增添了時光流逝的哀愁。後文通過對「鏡鸞」、「窀穸」等意象的運用,進一步抒發了對美人逝去的哀思。尾聯則通過「殘碑」這一具體物象,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美人命運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美人的深刻思考。

樑崇廷

樑崇廷,字伯皛。順德人。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舉人,官廣西左江道副使。清康熙《順德縣誌》卷八有傳。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