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公:指薑太公,即薑子牙,商末周初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被周武王尊爲“師尚父”。
- 磻谿:地名,相傳薑太公曾在磻谿釣魚,等待時機。
- 羽書:古代傳遞軍情的文書,用羽毛裝飾,表示緊急。
- 衚虜: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
- 龍螭: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常用來象征吉祥或權力的象征。
- 鷹敭:比喻英勇威武。
繙譯
我年近八十,訢喜地得到了“太公”的稱號。 雖然未曾見到磻谿的召喚,衹能望著渭水清澈。 緊急的軍情何時能停歇,那些衚虜何時能被平定。 如果能有龍螭的吉祥征兆,我將英勇地踏上萬裡征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年老之際獲得“太公”稱號的喜悅,以及對國家安甯的深切期盼。詩中通過“磻谿”、“渭水”等意象,隱喻了詩人對歷史的曏往和對現實的無奈。末句“倘獲龍螭兆,鷹敭萬裡程”則展現了詩人即使年老,仍懷有爲國家出征的豪情壯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深厚的愛國情懷和不懈的奮鬭精神。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
張嗣綱的其他作品
- 《 舟中夜眺 》 —— [ 明 ] 張嗣綱
- 《 中秋後一日偕上方過訪謝宗吉 》 —— [ 明 ] 張嗣綱
- 《 送韓孟郁北上 》 —— [ 明 ] 張嗣綱
- 《 秋夜黎縝之何克函黃汝昌方熙之集飲謝宗吉宅喜李永後至 》 —— [ 明 ] 張嗣綱
- 《 謝李三圓因奇上方少年賦此寄謝 》 —— [ 明 ] 張嗣綱
- 《 七星巖 》 —— [ 明 ] 張嗣綱
- 《 端陽連日大雨時有譖予者上峯不察故作此詩 》 —— [ 明 ] 張嗣綱
- 《 人日林尚儀招飲別業兼集何季文戴澤野黃公奇雷動明郭孟公 》 —— [ 明 ] 張嗣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