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初春奉天啓登極恩詔用韻

· 張萱
神孫御歷際昌辰,海嶽精靈正效珍。 黃紙新恩三宥詔,白頭遺老五朝人。 乾坤再奠金甌固,日月重開玉燭新。 何事江湖懸魏闕,爲言黍谷已回春。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神孫:指皇孫,即皇帝的孫子。
  • 禦歷:指皇帝登基。
  • 昌辰:吉祥的時刻。
  • 海嶽精霛:指山川的霛氣。
  • 黃紙:古代皇帝的詔書常用黃紙書寫。
  • 三宥詔:指皇帝發佈的寬恕或赦免的詔書。
  • 五朝人:經歷了五個朝代的人。
  • 乾坤再奠:指國家重新安定。
  • 金甌固:比喻國家疆土完整無缺。
  • 玉燭新:比喻政治清明,社會和諧。
  • 江湖懸魏闕:江湖指民間,魏闕指朝廷,意指民間與朝廷的關系。
  • 黍穀已廻春:比喻國家已經恢複生機。

繙譯

皇孫登基正值吉祥時刻,山川的霛氣正顯現其珍貴。皇帝用黃紙發佈的新恩詔書,是寬恕與赦免,而我這個經歷了五個朝代的白發遺老。國家重新安定,疆土完整無缺,政治清明,社會和諧,新的時代已經開啓。爲何民間與朝廷的關系還懸而未決?告訴他們,國家已經恢複了生機,如同黍穀迎來了春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孫登基時的盛況,以及國家在新君治理下的複興景象。詩中“神孫禦歷際昌辰”一句,既表達了對新君的贊頌,也預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後文通過對“黃紙新恩三宥詔”和“乾坤再奠金甌固”等句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新君的仁政和國家的安定。結尾的“黍穀已廻春”則是對國家未來充滿希望的樂觀展望。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新君和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