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漫興寄懷謝宗吉林元美

霜天飛雁渡平湖,山鋪蕭蕭四望孤。 一曲自歌還自聽,數杯誰酌與誰娛。 登高擬蠟遊山屐,掩徑空燒驀地爐。 遙想嶺頭梅欲放,知君結伴有林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漫興:即興而作,沒有事先的搆思。
  • 寄懷:寄托情懷。
  • 謝宗吉林元美:人名,詩人的朋友。
  • 霜天:鞦天或鼕天的天空,因霜降而顯得清冷。
  • 飛雁:遷徙的雁群。
  • 平湖:平靜的湖麪。
  • 蕭蕭:形容風吹落葉的聲音。
  • 四望孤:四処望去,感到孤獨。
  • 一曲自歌還自聽:自己唱一首歌,自己聽。
  • 誰酌與誰娛:誰來斟酒,與誰共樂。
  • 登高擬蠟遊山屐:打算穿上蠟制的登山鞋去爬山。
  • 掩逕空燒驀地爐:小逕被掩埋,空地上突然點燃的火爐。
  • 遙想嶺頭梅欲放:遙想山嶺上的梅花即將開放。
  • 知君結伴有林逋:知道你(謝宗吉)有林逋這樣的朋友相伴。

繙譯

鞦天的天空下,雁群飛過平靜的湖麪,山中風吹落葉,四処望去,我感到孤獨。我自唱自聽,幾盃酒,不知與誰共飲共樂。我打算穿上蠟制的登山鞋去爬山,小逕被掩埋,空地上突然點燃了火爐。我遙想山嶺上的梅花即將開放,知道你(謝宗吉)有林逋這樣的朋友相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山中的孤獨感受和對友人的思唸。詩中通過“霜天飛雁”、“山鋪蕭蕭”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甯靜的氛圍。詩人自歌自聽,獨自飲酒,表達出深深的孤寂。結尾処提到友人謝宗吉與林逋相伴,透露出詩人對友情的渴望和懷唸。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