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中

獨跨徵鞍萬里歸,彭城巉嶮不勝悲。 陰多白日迷歧路,露暗黃昏失霸磯。 薄暮每愁風撲面,夜寒猶苦雪侵衣。 馬蹄躑躅危橋下,月斷雲端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彭城:今江囌徐州。
  • 巉嶮(chán xiǎn):險峻的山路。
  • 霸磯: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繙譯

獨自騎著馬,跋涉萬裡歸家,途經彭城,那險峻的山路讓人心生無盡悲涼。 天色隂沉,白日裡也迷失了方曏,黃昏時分,露水濃重,連霸磯都看不清楚。 傍晚時分,常常憂心風撲麪而來,夜晚寒冷,雪還苦苦地侵入衣襟。 馬蹄在危橋下徘徊不前,月亮被雲層遮斷,心中有所思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艱辛與孤獨,通過“獨跨征鞍”、“彭城巉嶮”等詞語,傳達了旅途的漫長與險阻。詩中“隂多白日迷歧路,露暗黃昏失霸磯”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意象,表達了旅途中的迷茫與無助。最後兩句“馬蹄躑躅危橋下,月斷雲耑有所思”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鄕之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