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寓建江:指在建江的寓所。
- 午夜:半夜時分。
- 楊柳翩翩:形容楊柳輕柔飄動的樣子。
- 海岱:指海和山,這裡可能指遠方的景象。
- 梅花歷歷:形容梅花清晰可見。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青衿:古代學子穿的青色衣服,這裡指學子或朋友。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碧浪:碧綠的波浪,這裡指江水。
- 三鞦:指鞦季的三個月,這裡可能指時間的流逝。
- 五更:古代將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五更即天快亮時。
- 班荊:鋪開荊條,指坐下來休息或交談。
繙譯
隔著鄰居家的風聲傳入我的簾幕,午夜時分,月色清冷而可憐。楊柳輕柔地搖曳,倣彿廻到了遠方的海與山,梅花清晰地映照著江城。雖然與學子或朋友相隔咫尺,卻感覺像是千裡之遙,碧綠的江水在鞦天的五更時分顯得格外深沉。想要完全表達曲中無盡的意境,必須因爲歌聲而再次坐下來,鋪開荊條,深入交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午夜時分,詩人在寓所中聽到笛聲,感受到月色的清冷,從而引發對遠方朋友甘文峰的懷唸。詩中通過楊柳、梅花等自然景象,以及青衿、碧浪等象征性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末句“欲盡曲中無限意,須緣歌扇再班荊”則表達了詩人希望通過音樂和交談來深化與友人的情感交流。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美好時光的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