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吉過訪小園以詩見投用來韻卻贈

· 張萱
商飆日雲厲,灝氣轉江汜。 如何逗微寒,猶自蘊殘暑。 物候乖其常,天運靡可恃。 有客來何方,翩翩集於此。 得無神已交,自謂肩可比。 男兒重肝膽,豈復憚千里。 不結堂上襪,不進圯下履。 欲尋霞外蹤,願結丘中軌。 相期拾白石,共煮榕溪水。 對彼東籬花,坐此嘉樹底。 窮途交已絕,嗟我惟與爾。 先聖有微言,固窮乃君子。 寒暑委天運,勿復問行止。 片語已千秋,相與窮底裏。 肯令山水音,再入世人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商飆 (shāng biāo):秋風。
  • 灝氣 (hào qì):浩大的水氣。
  • 江汜 (jiāng sì):江邊。
  • 物候 (wù hòu):自然界的現象和季節變化。
  • 天運 (tiān yùn):天命,自然的運行。
  • 肝膽 (gān dǎn):比喻真誠的心意。
  • 圯下履 (yí xià lǚ):古代指在橋下爲長者拾履的行爲,這裏指卑微的工作。
  • 霞外蹤 (xiá wài zōng):比喻超脫塵世的蹤跡。
  • 丘中軌 (qiū zhōng guǐ):隱居山林的軌跡。
  • 榕溪水 (róng xī shuǐ):榕樹下的溪水,這裏指隱居生活的美好。
  • 東籬花 (dōng lí huā):指菊花,常用來象徵隱士的生活。
  • 嘉樹 (jiā shù):美好的樹木。
  • 窮途 (qióng tú):困境,絕路。
  • 嗟我 (jiē wǒ):嘆息自己。
  • 微言 (wēi yán):精妙的言語。
  • 固窮 (gù qióng):堅守貧窮,指君子在困境中仍保持品德。
  • 底裏 (dǐ lǐ):深處,這裏指深究事物的本質。
  • 山水音 (shān shuǐ yīn):山水間的自然聲音,這裏指隱居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翻譯

秋風日漸猛烈,浩大的水氣轉到了江邊。 爲何微寒中還蘊藏着殘餘的暑氣, 自然界的物候與往常不同,天命無常,不可依賴。 有客人從何方來,翩翩地聚集在這裏。 難道不是神交已久,自認爲可以並肩而行嗎? 男兒看重真誠的心意,豈會害怕千里之遙。 不去做堂上的僕人,也不去做橋下爲長者拾履的卑微工作。 想要尋找超脫塵世的蹤跡,願意結伴隱居山林。 相約去拾取白色的石頭,共同煮榕樹下的溪水。 對着東籬邊的菊花,坐在美好的樹木下。 困境中的朋友已經絕跡,嘆息自己只有與你相伴。 先聖有精妙的言語,堅守貧窮纔是君子。 寒暑隨天命而變化,不要再問行止。 片言已足以傳世,讓我們共同深究事物的本質。 豈能讓山水間的自然聲音,再次被世人所聽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感慨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商飆」、「灝氣」等詞描繪了秋天的氣息,而「物候乖其常」則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無常的感慨。後文通過對「肝膽」、「霞外蹤」等詞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真誠友誼和超脫塵世的追求。最後,詩人通過「東籬花」、「嘉樹底」等意象,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對世俗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