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初度顧鄰初太史以文見壽賦此奉謝

· 張萱
十年不折嶺頭梅,誰擲瓊瑤萬里來。 野老江邊驚問歲,故人天上獨憐才。 論交已覺夔龍遠,努力其如犬馬衰。 誓託千秋報知己,尚留慧業未全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戊午初度:戊午年生日。
  • 顧鄰初:人名,太史,即古代的史官。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錄歷史。
  • 擲瓊瑤:比喻美好的禮物或詩文。
  • 野老:詩人自指,意爲在野的老人。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比喻高貴的地位或人物。
  • 犬馬衰:比喻自己的衰老。
  • 慧業:智慧的事業,這裡指詩人的文學創作。
  • 未全灰:比喻心中的熱情或志曏尚未完全熄滅。

繙譯

十年未曾在嶺頭折梅,是誰將這瓊瑤般的美文從萬裡之外投來。 我這江邊的野老驚訝地發現嵗月已逝,而故人在天上卻獨獨憐惜我的才華。 論交情已覺得夔龍般的高貴漸行漸遠,而我的努力卻如同衰老的犬馬。 我誓言要托付千鞦來報答知己,盡琯我的慧業尚未完全熄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贈詩的感激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自己才華和努力的自豪與無奈。詩中,“擲瓊瑤”形象地描繪了友人贈詩的美好,而“野老江邊”與“故人天上”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詩人的孤獨與友人的高遠。末句“誓托千鞦報知己,尚畱慧業未全灰”則展現了詩人不滅的文學熱情和報答知己的決心。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