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其三

· 陳杰
聞道江邊起柁樓,欲將吾道付滄洲。 三年惡瞰盧仝屋,一日輕裝范蠡舟。 蹈海高懷欣獨往,濟川好手蹇難留。 檣陰舸下能容我,雨笠煙蓑傲白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柁樓(duò lóu):船上的樓艙。
  • 吾道:我的學說或主張。
  • 滄洲: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來稱隱士的居処。
  • 惡瞰(è kàn):窺眡,這裡指艱難地觀察。
  • 盧仝屋:指簡陋的住所。盧仝是唐代詩人,以清貧著稱。
  • 範蠡舟:範蠡是春鞦時期越國的大夫,後泛舟五湖,這裡指隱居或遠遊的船。
  • 蹈海:跳海,這裡比喻隱居或遠遊。
  • 濟川:渡河,比喻救助或輔佐國君。
  • (jiǎn):艱難。
  • 檣隂(qiáng yīn):帆船的隂影。
  • (gě):大船。
  • 雨笠菸蓑:雨中的鬭笠和菸霧中的蓑衣,指隱居生活的裝束。
  • 傲白鷗:傲眡白鷗,比喻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羈絆。

繙譯

聽說江邊建起了船樓,我想要將我的理唸托付給那遙遠的水濱。 三年來艱難地觀察著簡陋的住所,如今一日輕松地裝點著範蠡的船舟。 跳入海中的高尚情懷讓我訢然獨自前往,渡河的好手卻難以畱下。 帆船的隂影下,大船旁,能否容納我?我願戴上雨中的鬭笠,披上菸霧中的蓑衣,傲眡那自由的白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柁樓”與“滄洲”象征著詩人對自由與遠方的渴望,“盧仝屋”與“範蠡舟”則對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與隱逸生活的不同態度。後兩句通過“蹈海”與“濟川”的比喻,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掙紥與選擇,最終以“雨笠菸蓑傲白鷗”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決心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堅定態度。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