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巵。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拼音

譯文

誰能看得懂西湖的美麗?任何時候都是美景。驅車去追尋。只願在花叢綠樹中飲酒貪歡。 誰知道隨意站立在那水氣交錯的迷離之中,綠草斜陽正美。水波幽遠,煙霧飄渺,白鷺飛來,彷彿水濱之間只有一點。

注釋

佳景無時:景色無時不佳。 飛蓋:奔馳中的車輛。蓋,車篷。 玉巵:玉製的酒器,此指酒。 滄洲:水邊之地。

歐陽修特意遊覽西湖,於暮春敗景,歌散人去之處發現了特殊的美感與韻味。本詞表現出詞人別具慧眼的審美特點,尤其最後兩句營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功力。這首詞通篇寫景,景中寓情,反映的雖是個人生活感受和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但詞境清雋疏澹,一掃宋初詞壇上殘餘的「花間」習氣。全詞意境開闊,明麗曉暢,清新質樸,讀來確有耳目一新之感。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寫景高手。

賞析

歐陽修特意遊覽西湖,於暮春敗景,歌散人去之處發現了特殊的美感與韻味。作爲西湖的老熟客,作者就在該篇用審美的語言把西湖的好處給介紹出來。 該詞上闋是説,西湖的第一點好處,是在於「佳景無時」——一年四季風景皆佳,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各有各的妙處;一天之中,無論曉景、午景、黃昏之景,也都各具特色。正因爲如此,一年到頭,一天到晚,都有車馬載着遊客翩翩而至。人們往往在花間飲酒,用醉眼觀景,直至盡興方歸。在下闋中,作者則告訴人們,雖然西湖「佳景無時」,但好中選好,最妙的還是黃昏之景。閒倚欄杆向西天遠眺,單間芳草斜陽,一片瑰麗;水遠煙微,引人遐想;而最讓人感到愜意的是,水邊草地上,高潔瀟灑的白鷺在自由自在地飛翔……該詞末兩句營造出了耐人尋味的意境。歐陽修晚年定居潁州,目的就是在這裏度過他的桑榆晚景,他對西湖黃昏之景情有獨鍾,這是符合一個垂暮老人的心理常態的。 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功力。這首詞通篇寫景,景中寓情,反映的雖是個人生活感受和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但詞境清雋疏澹,一掃宋初詞壇上殘餘的「花間」習氣。全詞意境開闊,明麗曉暢,清新質樸,讀來確有耳目一新之感。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寫景高手。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