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作寄上漢中王二首 其一

· 杜甫
雲裏不聞雙鴈過,掌中貪見一珠新。 秋風嫋嫋吹江漢,只在他鄉何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漢中王:唐肅宗乾元三年(760 年)五月,唐玄宗第十六子李瑀被封爲漢中王。
  • 嫋嫋(niǎo niǎo):形容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翻譯

在雲裏沒有聽到雙雙大雁飛過,只貪看手中一顆新的寶珠。秋風輕輕吹拂着江漢地區,卻不知在他鄉的那個人在何處。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用「不聞雙雁過」和「貪見一珠新」來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似有某種寓意蘊含其中。後兩句「秋風嫋嫋吹江漢」點明瞭時節和地點,秋風吹拂的畫面躍然紙上,「只在他鄉何處人」則表達出對友人漢中王思念卻不知其所在的悵惘之情。整首詩情感含蓄,韻味悠長,在看似平淡的語句中流露出深深的牽掛與思念。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