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行海內,於今五百祀。
子弟爲學問,富貴當券紙。
是於古制作,未便克均峙。
自有歸唐興,楊馬不敢恥。
下迄崇禎末,能輩遞礲砥。
小技誠未尊,大醇亦無幾。
元氣入我朝,鍾陵實巨指。
韓張有天授,蓺聖忘
崎嶇安化道,甚似歷蠶叢。
天半負棉白,人頭懸石紅。
竿船筒米飯,杉壁牯牛風。
漸起殊鄉歎,艱塗況未窮。
窮巖颯颯生迴風,角鷹乃據高堂中。
側睛下視幾萬丈,殺氣所透天爲空。
眼前狐狸伏蒿蓬,我無快劍搜其蒙。
玉爪金眸亦坐視,嗟爾奇才空自雄。
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
萍紅知鴨路,水暗認魚窠。
石磴蒼苔古,山門落葉多。
未應禪宿盡,鍾梵共蹉跎。
昔余種樹時,意使蔽庭日。
蔭成繞簷戶,乃覺似居室。
隨時各含花,無心復結實。
夜涼壁上影,靜共人抱膝。
雖辭晝閒日,永礙初上月。
人事甯可兼,此得彼亦失。
窅然發深心,陰陰亂蟲唧。
瑟瑟青瑤簟,蕭蕭白石盦。
何因能再夢,佳味久回甘。
雨過蟬鳴急,池生鴨浴貪。
物情共清暇,無語對遙嵐。
國醫不可見,慨然念倉扁。
區區乞靈心,非笑詎求免。
惟我祿命薄,能養愧馬犬。
米監碎而艱,累母日非淺。
勞辱固天性,匪貧甯盡願。
生兒不得力,精血就衰殄。
去年右臂枯,床蓐哀轉輾。
今年左復爾,筋骨痛
雨散暮天青,餘光照遠汀。
草堂朝蝙蝠,瓜架織蜻蜓。
晚飯依花聚,林風入酒醒。
閒情更無暇,兒女上池亭。
山如佛頭青,水如僧眼明。
軟漿畫船爭弄晴,三竺樓臺影東海,六橋花柳通南屏。
昌豐士女隄上行,太平莊構百態精。
西湖正恐不到此,圖就可勝槃裸情。
待詔作此時,八十又過二,老眼雙瑩與人異。
樹頭尚著鼠尾皴
攜子攀援偶,臨虛眺望通。
遠巾陰見日,高樹靜聞風。
玉黍連村熟,金秔壓陌同。
兒乎知飽飯,可不叫門東。
君不見三四年間豺勢橫,厭食豚犬遂食人。
東村埋兒聚肩髀,西求唐子還葬魂。
緣箐黃茅去人遠,過者十百須及群。
遠道之人不問俗,往往力盡爲所吞。
烏江東更駭聽聞,爭子母手食且奔。
兒啼直與骨肉盡,草剩一條
晚涼動歸興,溪路無塵氛。
倚杖見明月,回頭看白雲。
不逢魯中叟,山水徒清芬。
迢遞竹西去,閉門何所聞。
君之種菊用何法,幾日化爲瓔珞雲。
能令我來坐花下,意靜不起一點塵。
當窗幾枝更佳絕,布置妙與孏意親。
隱几自足如宵晨。
蛙黎歎晚何用好,此老屈強老不馴。
群看神氣淡如此,不知有秋何論春。
卻恨與梅不相
何補饑寒計,槧鉛宵更忙。
窮來通世味,長去戀時光。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際黃。
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
瀕湖能知蜀黍即木稷,不識玉黍乃是古來之木禾。
我生南方世農圃,能究原委如星羅。
此穀從何來,遠在稷皤以前蓺岷嶓。
昆侖山高一萬一千里,五尋之穀脩峨峨。
靈井灌根地力厚,自然能沒九橐駝。
鸞鳳戴盾日棲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