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蔡帖 [] 顏真卿

貞元元年正月五日,真卿自汝移蔡,天也。天之昭明,其可誣乎?有唐之德,則不朽耳。十九日書。

奉使蔡州書 [] 顏真卿

真卿奉命來此,事期未竟,止緣忠勤,無有旋意。然中心恨恨,始終不改,遊于波濤,宜得斯報。千百年間,察真卿心者,見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達於時命耳。

東方先生畫贊碑陰記 [] 顏真卿

《東方先生畫贊》者,晉散騎常侍夏侯湛之所作也。湛字孝若,父莊,為樂陵太守,因來覲省,遂作斯文。贊云:「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魏建安中,分厭次為樂陵郡,又為郡人焉。厭次今移屬樂安郡,東去祠廟六

七言滑語聯句 [] 顏真卿

雨裏下山蹋榆皮,莓苔石橋步難移。蕪荑醬醋吃煮葵,縫靴蠟線油塗錐。 急逢龍背須且騎。

三言擬五雜組聯句 [] 顏真卿

五雜組,盤上菹。往復還,頭懶梳。不得已,罾裏魚。 五雜組,郊外蕪。往復還,櫪上駒。不得已,谷中愚。 五雜組,繡與錦。往復還,興又寢。不得已,病伏枕。 五雜組,酒與肉。往復還,東籬菊。不得已,醉便宿。

奉和顏使君真卿與陸處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 [] 顏真卿

秋意西山多,列岑縈左次。 繕亭歷三癸,疏趾鄰什寺。 元化隱靈蹤,始君啓高誄。 誅榛養翹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掃峯翠。 境新耳目換,物遠風煙異。 倚石忘世情,援雲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禪侶欣

書馬伏波語 [] 顏真卿

馬伏波語云「聞人之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聞而口不可道也。」有唐大歷三年夏四月,金紫光祿大夫行撫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書。白雲堂道士譚仙岩立。

祭姪季明文稿 [] 顏真卿

惟尔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尔父〈□制,改「被脅」又改〉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 命,亦在平原。 仁兄愛我,〈恐〉俾尔傳言。尔既歸

乞米帖 [] 顏真卿

拙於生事,舉家食粥,來已數月。今又磬竭,只益憂煎,輒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實濟艱辛。仍恕幹煩也。真卿狀。

送劉太沖敘 [] 顏真卿

劉太沖者,彭城之華望也。自開府垂明於宋室,澤州考績於國朝,道素相承,世傳儒雅,尚矣!夫其果行修潔,斯文彪蔚;鄂不照乎栘華,龍驥驤乎雲路。則公山正禮,策高足於前;衝與太真,嗣家聲於後,有日矣!昔予作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