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言之:歸乎!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擇言在躬。”
子曰:裼襲之不相因也,
均斯大塊氣,落地有雄雌。
故此同類人,因心別崇卑。
營道日以智,徇欲日以癡。
微哉舜蹠關,君子辨其幾。
水風偶相遇,綺文自炳煥。
草木花實敷,燁燁光且爛。
暖姝者何人,劼力彌昏旦。
秦漢錯雜陳,摽綴成篇翰。
試以道眼觀,臨流再三嘆。
清寧育萬品,種種成形色。桃李本繁華,松柏挺孤直。
鷦鷯老一枝,鵬奮垂天翼。小大各有宜,修短稟物則。
君子履吾常,何入不自得。嗟彼冥行人,貪天爲己力。
擔石慕千鍾,下僚營要職。畔羨轉相尋,{阝繁}{阝繁
槐柳官路傍,華屋如櫛比。
鳥革及翬飛,丹青光照地。
懸額俱生祠,各有豐碑記。
就碑讀其詞,嘆息羨且異。
德政不一書,豈數漢循吏。
父老笑而言,官府自營置。
衝驛有舁夫,仰天長嘆息。
嘆息亦奚爲,符傳何太棘。
朝飢走送迎,日落忽昏黑。
昏黑復奔馳,足繭肩肉蝕。
驛吏罵且笞,使客怒作色。
典衣兼僱人,妻子無蓐食。
泣對妻子言,早祈死路側。
局蹐何所思,江陵張
無財有至樂,豈不在讀書。
朝夕坐展卷,何必論三餘。
無位有大權,豈不在作史。
上下古今間,褒貶由一己。
左氏本彬彬,馬班亦繼起。
文采燁以光,直筆垂千紀。
雲胡魏晉來,祗以飾怒喜。
所惡西施?,所好無
歲昔在乙巳,送君入上京。
亂流濟扁棹,兩岸多鶯聲。
一別詎能幾,今又送君行。
濃談殊未盡,衷曲還憤盈。
燕薊正雨雪,胡爲獨北征。
行途登泰岱,吳門望正晴。
上有無字碑,秦漢銘已傾。
秣陵舊都地,守重隔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昬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簇,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
天子居青陽左個。
憶昔在清漳,帳下多童冠。
切磨論至德,餘義及篇翰。
別來四十年,凋謝已太半。
登高望海水,茫茫無邊岸。
欲贈以瓊瑤,踟躕歲復晏。
憶昔在薊門,坐中多劍客。
蕭蕭邊馬鳴,風高秋草白。
別來三十年,采薇異夙昔。
登高望紫塞,朔雪沈幽磧。
欲贈以寶刀,徘徊空脈脈。
憶昔在粵東,樽前多漁父。
泛海尋仙山,蓬萊若可睹。
別來已十年,伊人且塵土。
登高望嶺表,浮嵐帶陰雨。
欲贈以明珠,惆悵肝腸腐。
憶昔在武當,山中多道侶。
冒雪陟危峯,攜筇凌險阻。
別來已五年,飄飄一羈旅。
登高望漢水,瀟湘迷楚墅。
欲贈以金丹,嘆息獨延佇。
仲尼本週流,忽發歸與嘆。
意在就六經,匪爲思鄉串。
嗟我老無聞,託興遊汗漫。
邈想古通人,反側常宵半。
秣陵一君子,少小登道岸。
嗜學自性成,羲易旦夕玩。
近得從之談,恍上中天觀。
詩書數千載,立語窮
晨起臨北窗,連陰未朗徹。
昔出桃李華,今看霜霰結。
爆竹頻有聞,天涯近除節。
而我客南都,心跡俱寂滅。
外戶常反扃,四壁幽以冽。
執爨雖一夫,饔飧良靡缺。
晏坐展圖書,袪寒親麴櫱。
時與達人談,千古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