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病耘人田,所患爲人師。
畏此病與患,予維日孜孜。
正切杯棬慕,久廢蓼莪詩。
之子來何所,乃自江之湄。
百舍固未歇,重趼亦不辭。
問子何所欲,爲欲求先知。
我實無所知,多謝虛子來。
爲我且安坐,粗糲姑
仙人攬六籍,降止太山隅。
神娥擎香霧,五老列庭除。
蒼龍繞彩電,祥麟銜玉書。
北極脫樞紐,九州安所如。
駕言適西周,驅彼南宮車。
徘徊岐豐側,精神遊六虛。
鳳凰來何時,徒聞歌接輿。
回駕觀羣龍,與帝合
驅車出北門,冠蓋何濟濟。
驪駒委僕夫,壺榼傾肴醴。
群公各稱願,勉事聖天子。
躋世成唐虞,生光照閭里。
聞言内自忸,安能與斯理。
無已則有之,長途跬步始。
孤掌何由鳴,聚蚊雷可擬。
願言各努力,敬以修
白馬公孫兒,辯才四國馳。
一遇談天衍,屏息無所施。
小巫見大巫,神氣能不微。
穴中兩鼠鬥,焉知是與非。
河伯適東海,向若乃自嗤。
鵬摶九萬里,鷽鳩安可期。
東父居扶桑,西母處咸池。
列仙如嬰孩,往來恆
此心亙萬古,此學乃久湮。
豈乏先覺咨,其如已識堅。
雌雞空剝啄,雛鴨自廣緣。
十日駐京國,五度親寒氊。
羨子載道器,及茲英妙年。
歸塗遵大路,道即大路然。
况有師門在,龍湖清且漣。
願子勇向往,勿被悠
名都四方極,神鼎無窮年。
閶闔生嵯峨,雙闕造青天。
甲第連雲起,劍履何翩翩。
玉帛來萬國,九州輳才賢。
歌舞燕趙選,美酒鬥十千。
季主開卜肆,長房掛壺天。
雕蟲擅文苑,吐氣如雲煙。
謀士鄙肉食,借箸公
柳色滿郊原,行行逗華軒。
極目邯鄲道,之子出名藩。
結髮事明主,義重若季昆。
鵷雛起丹穴,千仞各飛翻。
分袂即河陽,何時奉清言。
贈處情非繫,行藏道是尊。
遙聞望嶽樓,嵩少簷外蹲。
吟眺意何極,相思同
從君起版築,論學聖人前。
四海仰高風,亹亹二十年。
一念慰慈顏,屢疏辭細旃。
孝動皇情允,多子徒留連。
浩浩江漢流,蒼蒼匡盧煙。
行行望城闕,悠悠歸園田。
慈親在高堂,稚子繞膝邊。
已悟靜者心,不復窺
君到菊未開,君歸楓已丹。
羲御無停轍,風霜非昔顏。
錦繡登高堂,慈雲滿鍾山。
瑤池在何許,王母安可攀。
從姑有真言,服之勝大還。
夕馨吾母膳,朝潔家慈餐。
擬足慎出口,庶無憂患干。
與君酌美酒,談笑舒
新堤二三月,春水滿四澤。
舍弟有書至,基址固如昔。
一線障波濤,幾家安枕蓆。
飼雀吾親志,度蟻吾弟德。
述九暨洪所,經理各有力。
而我但稱心,拊掌笑竟夕。
何必償目前,功深久爲得。
夫子剖符出,湖郡勢雄豁。
今乘五馬車,昨秉三尺法。
久聞西曹彥,出守必超越。
信道况有餘,利用必不括。
州人苦昏墊,機杼未休歇。
貢賦五十萬,蠲除那能活。
復恐寬政施,驕縱生轇轕。
仲尼見行事,春秋書
端居詠伐檀,囊粟非所安。
狗馬初病力,謁告歸就閒。
荏苒忽五載,黽勉趨朝班。
未幾使河洛,銜命猶未還。
轉冠出望外,驚魂忸我顏。
此職不以勞,儲養義理間。
不能行也咫,使我羞素餐。
何以報高深,任道庶
有人晉中來,云子徙自蜀。
是人知蜀事,咨嗟子勞鹿。
二年令犍爲,强半在山谷。
勤師征儸方,勞民事芻粟。
以身爲翼蔽,豈得顧皮肉。
事定赤子還,方對長官哭。
忽傳功賞及,相與歡不足。
從今賢父母,使我兒
我本野鹿性,十年強衣冠。
欲報君親恩,一念耿如丹。
薄驅常負痾,夢寐思湖山。
山間有田疇,草屋八九間。
四嶺植松竹,亦足怡心顏。
系身不獲圖,我弟思其艱。
山上多種鬆,溪澗多種蘭。
寒梅如許樹,修竹百
中秋積雨歇,碧天月皓皓。
故人傳尺素,開緘見儀貌。
書中亦何言,謂我近樞要。
我本迂儒生,通顯非夙抱。
故人騏驥足,宜騁千里道。
五十新狀頭,君年尚爲少。
豈爲富貴期,所期在遠到。
長歌對明月,同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