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光景速奔車,且趁良辰會壓沙。
藏火未須傳蠟燭,感時空自把梨花。
笙歌不作芳菲主,風雅終成冷淡家。
歸路復疑霄漢上,御波舟穩襯雲霞。
夫子春秋之所記,二百四十有二年。
謹嚴之法不可犯,欲示萬世天子權。
禮樂征伐必上出,諸侯雖大莫得專。
周平東遷魯君隱,王綱壞裂勿復聯。
天王所存位與號,列國自用公承傳。
齊桓晉文無實義,挾周徇己掩大愆
時得不可失,時乎況得天。
蔓圖非易力,鴆毒是安眠。
廟勝兩楹決,壺漿一檄傳。
臨關休發詠,歸議主當然。
禁扃清切擬仙都,多病年年絕塞居。
四海風雷歸舊筆,二垂霜霰乃吾廬。
道同今古猶相照,事役鱗鴻不計疏。
莫謂安恬道留滯,是非終有史臣書。
寒食西藍賞素英,白毫光裏亂雲騰。
莊嚴金地三千界,顏色瑤臺十二層。
后土瓊花漸我寡,唐昌玉蕊豈吾朋。
雪香預約爲亭號,修創終逢好事僧。
花梢點紅芽綠茁,宴亭爽塏堋雲列。
呼賓習射次序升,體裁人人矜㔢挃。
六鈞力副百中藝,由基注目老羿拽。
支左屈右何大工,象弭急收如列缺。
須臾一鏑入鵠心,畫鼓連轟盡聲喝。
後者審固意愈精,有時大呼劈箭筈
七夕今同末伏辰,方塘陶暑集珍羣。
嬌鶯萬囀風前曲,秀嶺千層水上雲。
幽鷺倚蒲真入畫,香荷擎酒不須薰。
天孫莫炫機頭巧,倒載歸來豈羨君。
寒食初過始及旬,魏都偏重此佳辰。
傾城盡作河生日,匝岸皆如蜡祭人。
幾艦神仙疑駭俗,一川笳鼓任同民。
東皇似助熙臺樂,並與千門萬戶春。
淮南常歲冬猶燠,今年陰沴何嚴酷。
黑雲漫天一月昏,大雪飛揚平壓屋。
風力軒號助其勢,擺撼琳琅摧凍木。
通宵徹晝不暫停,堆積樓臺滿溪谷。
有時造出可憐態,柳絮梨花亂紛撲。
乘溫變化雨聲來,度日階庭恣淋漉
一志事邊徼,難甘景物催。
流年花易落,久戍雁頻回。
細葉未成幄,飛蚊還聚雷。
顛毛從自變,肯使壯心摧。
十年西北保疆垂,只恐非才誤委毗。
報國心誠雖慷慨,背時蹤跡極孤危。
欲求褒貶明千古,直把窮通託二儀。
多謝高篇遠相勞,召南風格本王基。
三月遊河魏國風,愜山通日正暄融。
壓沙寺古花殘雪,過馬橋高水飲虹。
衆樂自深春色外,萬愁俱泯醉吟中。
天公恐雨傷民意,只放輕雲暝碧空。
春去惜餘景,偶來郊外觀。
蕪城千古恨,一顧殊悲酸。
荒祠枕大道,尚記吳城邗。
遠近綠陰合,水襯紅莢殘。
隴麥齊若剪,隨風捲波瀾。
罷農喜有望,守臣心粗寬。
蕭疏禪智寺,壞址不甚完。
叢花亂芍藥,籬竹摧
久陟風騷上將壇,更持旄鉞撫邊關。
山川滿目吟雖苦,戈甲藏胸意自閒。
威望昔嘗流塞外,雅歌今復奏兵間。
禁中日夜思頗牧,四牡看隨杕杜還。
何須風雨苦相催,自結東君不在媒。
開晚要當三月盛,豔高宜作百花魁。
好期天上香魂返,長對樽前醉玉頹。
誰道元輿能體物,只教羞死刺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