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歌行 [] 陳宜甫

有姊有姊在建陽,夫家辛苦事農桑。兵後全身喜相見,陳情未已酸離腸。 留錢漫效故人意,悲啼寄語思爺孃。別來三載消息斷,也應憶弟留他鄉。 嗚呼四歌兮懷昔日,抱我聽書近鄰室。

讀灌夫傳呈傅初庵學士 [] 陳宜甫

堂堂灌將軍,非與侯者儔。 挺身入吳壘,發憤報父讎。 聲名震朝野,意氣凌鬥牛。 鴻毛視貴戚,加敬貧賤流。 及其去官日,只結魏其侯。 武安約無信,是啓怒所由。 況於行酒間,一語輒不投。 遂乃致奇禍,魏其甘

悲獵兔 [] 陳宜甫

淺草卧纔穏,俄驚獵騎鳴。 塵迷三穴失,電過幾坡平。 捷疾飛鷹攫,踉蹡走犬争。 月中那得路,搗藥乞長生。

雙耳忽鳴 [] 陳宜甫

雙耳忽爾鳴,似非人籟傳。 晴雷殷白晝,石澗奔寒泉。 曾瑟固宜舍,陶琴可無弦。 冥心試靜想,觸類問蒼天。

扈蹕作 [] 陳宜甫

丹詔香傳紫禁泥,九重臺殿曉雲低。 碧桃露重初鸎語,青草風微去馬嘶。 劒佩元依新日月,旌旗慣識舊山溪。 野人扈從慚無補,空落詩名在隴西。

徐州讀黃樓碑 [] 陳宜甫

黃樓灰燼餘,基峙東門外。 雄碑刻石賦,烈火燒不壞。 美哉詞翰人,光焰好文彩。 世間兩奇絕,呵護有神在。 風流尚可想,山川見英邁。 清河通渺茫,黃河急流會。 堤防太守功,一力去民害。 重城不沮洳,至今感

送琴與閻子靜承旨 [] 陳宜甫

我從西陲來,只挾書與琴。 書以閱古道,琴將回古心。 誰謂今之人,寥落無知音。 先生一邂逅,磊磊開胸襟。 慨然志氣合,起我擊節吟。 請君彈文王,周雅尚可尋。 再理杏壇操,魯風尤所欽。 莫調出塞曲,遊子悲

贈汪總帥 [] 陳宜甫

風嚴帥府氣昂霄,三十青春貴不驕。 将相一門多厚禄,功勲百世重清朝。 珂鳴紫陌春行馬,箭入黄雲晚射鵰。 武略不施邊塞静,幾廻氊帳話逍遥。

后賜狐裘 [] 陳宜甫

青紫貂蟬分不容,狐裘猶得賜微躬。 恩來窈窕宫庭内,春在蒙茸領袖中。 披拂灞橋驢背雪,侵凌薊北馬頭風。 何時詔許江南去,著向煙波理釣篷。

範侍郎自燕都來惠韭 [] 陳宜甫

久居大漠天,不見生芻束。 慣儲狐兔味,飽啖牛羊肉。 故人燕山來,新韭剪春綠。 藤筐慎愛護,道里經十宿。 抖擻猶芳鮮,惠我意良篤。 紅盤飣翠霧,下箸興已足。 一洗腥羶腸,稍慰藜莧腹。 永懷夜雨吟,歌聲繞

隆徳縣望火臺 [] 陳宜甫

近山一臺突兀勢,逺山一臺出天際。 何時築此望烽火,留及如今太平世。 六十年來無甲兵,西方樂土邊陲清。 君王神武今混一,藩籬大剖無金城。 尚餘此臺屹山頂,照月愁風拄孤影。 昔人觸目心膽寒,今日空迷野烟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