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焦山 [宋] 蘇轍 金山遊遍入焦山,舟輕帆急須臾間。 涉江已遠風浪闊,遊人到此皆爭還。 山頭冉冉萬竿竹,樓閣不見門長關。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勝絕無此閒。 野僧終日飽一飯,與世相視如髦蠻。 門無舟楫斷還往,說法教化黿鼉頑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傷足 [宋] 蘇轍 少年謬聞道,直往寡所疑。不知避礙險,造次逢顛危。 中歲飽憂患,進退每自持。長存鄙夫計,未免達士嗤。 前日使胡罷,晝夜心南馳。中塗冰塞川,滉漾無津涯。 僕伕執轡前,我亦忘止之。馬眩足不禁,拉然臥中坻。
藏書室記 [宋] 蘇轍 予幼師事先君,聽其言, 觀其行事。今老矣,猶志其一二。 先君平居不治生業,有田一廛, 無衣食之憂;有書數千卷,手緝而校之,以遺子孫。 曰:「讀是,內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遺法也。」先君之遺言
初到績溪視事三日出城南謁二祠遊石照偶成四小詩呈諸同官汪王廟 [宋] 蘇轍 石門南出衆山巔,沃壤清溪自一川。 老令舊諳田事樂,春耕正及雨晴天。 可憐鞭撻終無補,早向叢祠乞有年。 歸告仇梅省文字,麥苗含穗欲蠶眠。
次韻子瞻遊甘露寺 [宋] 蘇轍 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 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 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徵鞍。 超然脫闤闠,穿雲撫朱欄。 下視萬物微,惟覺滄海寬。 潮來聲洶洶,望極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渡桑乾 [宋] 蘇轍 北渡桑乾冰欲結,心畏穹廬三尺雪。 南渡桑乾風始和,冰開易水應生波。 穹廬雪落我未到,到時堅白如磐陀。 會同出入凡十日,腥羶酸薄不可食。 羊脩乳粥差便人,風隧沙場不宜客。 相攜走馬渡桑乾,旌旆一返無由還